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挪威研究:床上用屏幕,失眠风险增加59%!

作者:孔祥勇
2025-04-17 09:05:01阅读时长4分钟1624字
挪威研究:床上用屏幕,失眠风险增加59%!
保健科失眠屏幕使用睡眠质量褪黑激素睡眠周期睡眠卫生智能穿戴设备睡眠健康教育

内容摘要

挪威研究发现床上使用屏幕设备使失眠风险增加59%并减少24分钟睡眠时间屏幕蓝光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减少屏幕使用改善睡眠

近期,挪威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有了一项重要发现:在床上使用屏幕设备会使失眠的风险增加59%。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屏幕使用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凸显了减少屏幕时间对于改善睡眠的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最新发现,并为大家提供相关的预防保健建议,助力大家更好地管理睡眠健康。

挪威研究实锤!屏幕使用成失眠“元凶”

挪威公共卫生研究所开展了一项针对睡眠与屏幕使用关系的研究。该研究以45,202名年龄在18至28岁之间的挪威年轻人为对象,样本量较大,研究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研究主要发现,在床上使用屏幕设备不仅使失眠风险增加了59%,还会减少24分钟的睡眠时间。

研究的主要作者Gunnhild Johnsen Hjetland博士解释道,屏幕使用本身是影响睡眠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因为存在时间替代效应。简单来说,人们使用屏幕的时间推迟了正常的睡眠时间,占用了本应用来休息的时间。并且研究还指出,不同类型的屏幕活动,如社交媒体和其他屏幕活动,对睡眠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进一步验证了屏幕使用本身才是影响睡眠的关键所在。

屏幕使用:睡眠的“无形小偷”

屏幕使用对睡眠的影响有着具体的机制:

众多研究都证实了屏幕使用与睡眠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年轻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失眠对个人健康有着诸多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学生群体。失眠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还会影响学业表现,降低学习效率;从整体福祉来看,长期睡眠不足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屏幕使用对睡眠质量和健康的影响,我们来看一个实际案例。有一位大学生小李,他每天晚上都会躺在床上刷手机到很晚。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很难入睡,白天也总是无精打采,学习成绩明显下滑。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他由于长期过度使用屏幕导致了失眠问题。

睡眠科普:解锁睡眠的秘密

褪黑激素在调节睡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人体的“睡眠开关”,随着夜幕降临,人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增多,让人产生困意,进入睡眠状态。而屏幕蓝光会干扰这一过程,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打乱睡眠节奏。

睡眠周期一般包括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每个周期大约持续90 - 120分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又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阶段,深睡眠阶段对于身体恢复和修复非常重要。充足的睡眠能够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改善睡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预防措施:

未来展望:科技与政策共筑好睡眠

未来医学研究在睡眠领域有着广阔的方向。对于屏幕使用与睡眠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屏幕使用习惯和睡眠情况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更广泛的研究可以为全球人群提供更精准的睡眠建议。

新兴技术如智能穿戴设备和应用程序在监测和改善睡眠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智能穿戴设备可以通过监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来评估睡眠状态,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睡眠质量。一些应用程序还可以根据监测数据提供个性化的睡眠建议和改善方案。

公众教育和政策制定在提高睡眠质量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睡眠习惯。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睡眠健康教育,企业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员工过度劳累。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保障人们的休息权利。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个体行为改变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减少在床上使用屏幕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样才能提升生活质量,拥有健康的身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经颅光疗法太神了!健康成年人记忆能力提升25%!
20年PD - MCI研究:文献量增16倍,检测准确率达78%!
四个基因成AF诊断新希望,开启诊疗新篇章!
STAG3研究突破:为不孕症与癌症治疗带来新曙光!
hs - CRP成老年AMI患者风险分层关键“利器”!
太牛了!AI模型将膝骨关节炎诊断准确率从46.9%提至65.4%!
IBI363对比多西他赛:肿瘤治疗谁能更胜一筹?
CTA诊断准确率92%,mRNA疫苗使女性脑出血风险升1.8倍!
3D打印装置助力,帕金森病早期精准诊断获新突破!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