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美国研究团队发现“神经止血带”可通过神经刺激止血

作者:孔祥勇
2024-12-11 09:28:38阅读时长3分钟1073字
美国研究团队发现“神经止血带”可通过神经刺激止血
外科出血迷走神经血液凝固止血电刺激血小板

内容摘要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非侵入性刺激耳朵附近的迷走神经可增强血液凝固能力,为预防手术后出血提供新途径。实验在小鼠、猪及人类志愿者中均取得积极结果,但还需更多临床证据支持。

美国纽约Northwell Health的Feinstein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探索迷走神经如何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过程中,揭示了一种新的止血机制。这项技术通过非侵入性地刺激耳朵附近的迷走神经来增强血液凝固能力,为未来预防手术后出血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途径。

研究人员指出,传统的止血手段如缝合线、绷带等主要是在出血发生后采取措施以减少进一步失血。然而,他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通过提前激活体内自然存在的止血机制来防止出血。这一过程涉及到利用一种小型设备对耳朵后面特定区域进行温和电刺激,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凝固的目的。这种方法被形象地称为“神经止血带”。

实验中,科学家们首先在小鼠和猪身上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接受适当强度与频率的电刺激之后,动物体内的血小板活性显著提高,进而加快了伤口愈合速度并减少了出血量。随后,为了验证该现象是否同样适用于人类,研究小组招募了一批健康志愿者参与试验。通过对每位参与者耳后迷走神经分支施加约半小时的低频电流刺激,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其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血液里确实含有更高浓度的血小板激活标志物,这意味着人体也存在类似的“神经止血带”效应。

尽管初步成果令人鼓舞,但专家提醒说,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还需更多临床证据支持才能广泛应用于实际医疗场景中。此外,如何确保每次使用时都能产生稳定一致的效果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不过,鉴于迷走神经刺激已经被证明对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副作用较少,因此对于开发出安全有效的新型止血工具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方向。

科普知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经颅光疗法太神了!健康成年人记忆能力提升25%!
20年PD - MCI研究:文献量增16倍,检测准确率达78%!
四个基因成AF诊断新希望,开启诊疗新篇章!
STAG3研究突破:为不孕症与癌症治疗带来新曙光!
hs - CRP成老年AMI患者风险分层关键“利器”!
太牛了!AI模型将膝骨关节炎诊断准确率从46.9%提至65.4%!
IBI363对比多西他赛:肿瘤治疗谁能更胜一筹?
CTA诊断准确率92%,mRNA疫苗使女性脑出血风险升1.8倍!
3D打印装置助力,帕金森病早期精准诊断获新突破!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