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Hb-SS disease without crisis、HbSS without crisis、Sickle-cell anaemia without crisis、SCD - [sickle cell disease]、SCA - [sickle cell anaemia]、sickle cell disease NOS、sickle cell disorder、sickle cell syndrome、Sickle-cell anaemia NOS、sickle-cell disorder NOS、haemoglobin S disease、haemoglobin SS disease、Hb S disease、Hb SS disease、Herrick anaemia、hereditary haemoglobinopathy disorder homozygous for haemoglobin S、sickle-cell haemoglobin disease、sickling disorder due to haemoglobin S
缩写SCD、SCA
别名镰刀形红细胞病、镰刀形红细胞贫血
镰状细胞病不伴危象(ICD-11: 3A51.1)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慢性贫血相关症状:
疲劳与乏力:几乎所有患者(95%-100%)因慢性溶血性贫血导致组织缺氧。
头晕与头痛:常见(60%-80%),与脑部微循环障碍相关。
活动耐力下降:中重度贫血患者(Hb <8g/dL)中高发(70%-90%)。
骨骼与肌肉疼痛:
间歇性骨痛:常见(50%-70%),多见于长骨(如股骨、胫骨)和关节,与微血管阻塞相关。
生长迟缓:儿童患者中较常见(30%-50%),因骨髓代偿性增生影响骨骼发育。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急促:常见(60%-80%),贫血与肺微循环障碍共同导致。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中高发(40%-60%),与脾功能减退相关。
非典型症状
腹部不适:
腹痛:较少见(10%-20%),可能由肝脾肿大或微梗死引起。
视觉异常:
视力模糊:罕见(<5%),见于视网膜缺血或出血。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核心体征
贫血相关体征:
皮肤与黏膜苍白:几乎普遍存在(100%)。
黄疸:常见(70%-90%),因慢性溶血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升高。
巩膜黄染:高发(80%-95%)。
器官肿大:
脾肿大:儿童患者中常见(50%-70%),成人因反复脾梗死(自体脾切除)而缩小。
肝肿大:较少见(20%-30%),与慢性溶血性肝损伤相关。
血管闭塞相关体征:
下肢溃疡:慢性皮肤损害,成人中较常见(15%-25%)。
视网膜病变:包括血管迂曲、出血,发生率约10%-15%。
非典型体征
心脏异常:
心前区收缩期杂音:因贫血导致血流加速,常见(50%-70%)。
心脏扩大:长期贫血患者中高发(30%-50%)。
实验室特征
血液学检测:
血红蛋白降低:通常为6-9g/dL(100%)。
网织红细胞增多:常见(80%-95%),反映骨髓代偿性增生。
外周血涂片镰状红细胞:特征性表现(检出率:90%-100%)。
血红蛋白电泳:
HbS纯合子(HbSS):确诊依据(100%),电泳显示HbS占主导(>80%)。
HbF水平升高:部分患者(20%-30%)因代偿性胎儿血红蛋白增加。
生化指标:
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溶血标志物,常见(70%-90%)。
间接胆红素升高:反映溶血程度,高发(80%-95%)。
影像学特征
骨骼系统:
骨梗死或坏死:X线或MRI显示股骨头坏死(成人中10%-20%)。
骨髓腔扩大:儿童患者长骨可见“毛玻璃样”改变(30%-50%)。
腹部超声:
脾萎缩或钙化:成人中常见(60%-80%)。
胆结石:慢性溶血导致胆红素结石,发生率约30%-50%。
中枢神经系统:
无症状性脑梗死:MRI显示微小缺血灶(儿童中20%-30%)。
参考文献:
默沙东诊疗手册(2023)
柳叶刀-血液病学(2021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otence Research》(病理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