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血小板质量缺陷Unspecified Qualitative platelet defects 更新时间:2025-06-19 04:55:19 关键词 索引词 Qualitative platelet defects、未特指的血小板质量缺陷、血小板质量缺陷、营养不良性血小板病、血小板缺陷、血小板病、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疾患 [possible translation]、血小板病 [possible translation]、血小板颗粒缺陷 [possible translation]、血小板无力症 [possible translation]、血小板机能不全 [possible translation]、出血性血小板机能不全 [possible translation]、颗粒减少性血小板病 [possible translation]、出血性血小板机能不全、血小板机能不全、颗粒减少性血小板病、血小板疾患、血小板颗粒缺陷、血小板无力症
展开 缩写 未特指血小板质量缺陷、未特指的血小板功能障碍、Unspecified-Platelet-Disorder
展开 别名 血小板问题、血小板障碍、Platelet-Disorder、Platelet-Problem
展开 未特指的血小板质量缺陷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血小板功能检测异常 :
光透射聚集法显示对≥2种激动剂(ADP、胶原、肾上腺素)反应减弱(聚集率<正常参考值下限)。
排除已知遗传性血小板病(如Glanzmann病、Bernard-Soulier综合征)。
临床出血表现 :
反复皮肤黏膜出血(瘀点/紫癜、鼻衄、牙龈出血)或月经过多,且不能用其他凝血异常解释。
支持条件(实验室与排除依据) :
出血时间延长 :Ivy法>10分钟(敏感性70-80%)。
血小板计数正常 :持续≥150×10⁹/L。
排除性证据 :
vWF抗原/活性正常(排除血管性血友病)。
凝血因子筛查(PT/APTT)正常。
无近期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阈值标准 :
确诊 :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高度疑似 :满足1项必须条件+≥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全血细胞计数]
A --> C[外周血涂片]
A --> D[出血时间测定]
B --> E[血小板计数≥150×10⁹/L?]
C --> F[血小板形态评估]
D --> G[Ivy法>10分钟?]
E -- 是 --> H[功能检测]
F -- 无巨大血小板 --> H
G -- 是 --> H
H --> I[聚集试验]
H --> J[流式细胞术]
I --> K[激动剂反应模式]
J --> L[受体表达分析]
K & L --> M[基因检测]
M --> N[排除已知遗传病]
N --> O[确诊]
判断逻辑 :
全血细胞计数 :
聚集试验 :
ADP/胶原反应同步减弱→提示多通路缺陷。
仅肾上腺素二次波缺失→指向分泌缺陷。
流式细胞术 :
GPIIb/IIIa表达降低→需排除Glanzmann病。
GPIb/IX表达正常→排除Bernard-Soulier综合征。
基因检测 :
未检出ITGA2B/ITGB3等致病突变→支持"未特指"分类。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血小板聚集率
ADP<60%, 胶原<70%
粘附/聚集功能障碍,出血风险↑
避免创伤,手术前输注血小板
PFA-100
COL/ADP>150秒
血小板-血管壁相互作用缺陷
联合聚集试验确认
血清血栓素B₂
<50 pg/mL
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提示获得性缺陷(如药物/尿毒症)
排查药物/肾功能
致密颗粒ATP
<1.5 μmol/10¹¹ plt
储存池缺陷,释放反应受损
考虑DDAVP试验治疗
血块收缩率
<40%(24h)
收缩蛋白异常,影响止血稳定性
监测术后出血
GPIIb/IIIa表达
>80%正常水平
排除Glanzmann病,支持未特指缺陷
无需基因治疗
四、总结
诊断核心 :血小板数量正常+功能多环节异常+排除特定疾病。
关键检查 :聚集试验(金标准)结合流式细胞术排除诊断。
治疗导向 :
获得性缺陷→解除诱因(如停用药物、透析治疗尿毒症)。
遗传性未特指→对症支持(DDAVP/血小板输注)。
参考文献 :
ISTH《血小板功能缺陷诊断指南》(2023)
《Williams Hematology》第10版(遗传性血小板病章节)
WHO ICD-11 3B62.Z诊断标准释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