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缺血性心脏病Unspecified Ischaemic heart diseases 更新时间:2025-06-19 00:11:07 关键词 索引词 Ischaemic heart diseases、未特指的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NOS、IHD[缺血性心脏病],NOS、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脏病NOS、心脏缺血
展开 缩写 IHD、Ischaemic-Heart-Disease
展开 未特指的缺血性心脏病(BA6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冠状动脉造影 :
显示≥1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50%(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脉)。
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负荷试验阳性或心肌灌注缺损)。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心肌缺血客观证据 :
静息/运动心电图显示缺血性改变(ST段压低≥0.1 mV或T波倒置持续≥2分钟)。
心肌灌注显像(SPECT/PET)证实可逆性灌注缺损。
典型临床症状 :
胸痛符合心绞痛特征(活动诱发、休息缓解、硝酸甘油有效)。
排除其他明确分型 :
不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危险因素 :
≥2项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DL-C>130 mg/dL)。
心脏结构改变 :
超声心动图显示局部室壁运动异常(LVEF≥40%)。
生物标志物 :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初步评估]
A --> C[功能学检查]
A --> D[解剖学检查]
B --> B1[病史与体格检查]
B --> B2[静息心电图]
B --> B3[血液生化]
C --> C1[运动负荷试验]
C --> C2[心肌灌注显像]
C --> C3[心脏磁共振]
D --> D1[冠脉CTA]
D --> D2[冠状动脉造影]
判断逻辑 :
初步评估 :
病史与查体 :胸痛性质、危险因素、心脏杂音/肺部啰音→指向缺血可能。
静息心电图 :ST-T改变→需进一步验证;正常→不排除缺血。
功能学检查 :
运动负荷试验 :ST段压低≥0.1 mV→提示心肌缺血(敏感性70%)。
心肌灌注显像 :可逆性缺损→明确缺血部位及范围(特异性>90%)。
解剖学检查 :
冠脉CTA :钙化积分>100或狭窄≥50%→支持冠心病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 :狭窄程度直接量化→金标准确诊。
关键逻辑链 :
症状+心电图异常 → 负荷试验/灌注显像阳性 → 冠脉CTA筛查 → 造影确诊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hs-cTnI/T
<14 ng/L (hs-cTnI)
持续阴性→排除急性损伤;轻微波动需结合临床。
BNP/NT-proBNP
<100 pg/mL
>400 pg/mL→提示心力衰竭(需排查缺血性心肌病)。
血脂谱
LDL-C<100 mg/dL
LDL-C>130 mg/dL→动脉粥样硬化高危;HDL-C<40 mg/dL→保护性因素缺失。
hs-CRP
<3 mg/L
>3 mg/L→全身炎症状态,斑块不稳定风险增加。
空腹血糖/HbA1c
HbA1c<5.7%
HbA1c>6.5%→糖尿病未控制,加速冠脉病变。
处理建议 :
hs-cTnI/T升高 :重复检测+心电图→排除急性事件。
BNP显著升高 :超声评估心功能+利尿剂干预。
LDL-C>130 mg/dL :启动他汀治疗(目标降幅≥50%)。
四、总结
确诊核心 :冠脉造影狭窄≥50%+心肌缺血客观证据。
分层诊断 :
金标准:冠脉造影(解剖学确诊)。
功能学验证: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缺血定位)。
实验室价值 :
排除急性事件(hs-cTnI/T)、评估心功能(BNP)、控制危险因素(血脂/血糖)。
参考文献 :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与管理指南》(2023)
AHA/ACC《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指南》(2021)
ICD-11缺血性心脏病分类标准(WHO,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