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临床功能测试]
A --> D[实验室检查]
B --> B1(根尖X线片:首选)
B --> B2(CBCT:复杂病例)
B --> B3(超声检查:脓肿定位)
C --> C1(牙髓活力测试:电/冷热)
C --> C2(叩诊/咬诊:疼痛分级)
C --> C3(松动度评估:Miller分级)
D --> D1(细菌培养+药敏)
D --> D2(组织病理活检)
判断逻辑:
影像学检查:
根尖X线片:
透射区直径>2mm提示骨质破坏(急性期可能阴性,需2-4周后复查)。
CBCT:
骨质破坏累及上颌窦/下颌神经管时,需手术干预。
临床功能测试:
牙髓活力测试阴性:排除可复性牙髓炎。
叩痛阳性:提示根尖周炎活动期。
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阳性:若检出真菌/耐药菌,需调整抗生素方案。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微生物学检查:
细菌培养阳性(如厌氧菌/链球菌):
意义:证实感染源,指导靶向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真菌检出(如白色念珠菌):
意义:提示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抗生素滥用,需抗真菌治疗(氟康唑)。
组织病理学:
肉芽肿形成:
意义:需根尖手术切除,避免病变扩大。
囊性变:
意义:直径>10mm时建议摘除术。
血液检查(合并全身感染时):
WBC >12×10⁹/L:
意义:提示急性感染扩散,需静脉抗生素+引流。
CRP >20 mg/L:
意义:监测治疗反应,持续升高提示治疗失败。
四、诊断流程总结
mermaid
graph LR
S[疑似病例] --> T1{牙髓活力测试}
T1 --阴性--> T2[X线片/CBCT]
T1 --阳性--> E[排除诊断]
T2 --透射区阳性--> D[确诊]
T2 --阴性--> F[2-4周复查]
D --> G[细菌培养/病理检查]
G --特殊病原体--> H[靶向治疗]
G --常规病原体--> I[标准根管治疗]
核心要点:
确诊 = 影像学骨质破坏 + 牙髓坏死证据。
难治性病例:CBCT评估破坏范围,细菌培养指导用药。
手术指征:窦道不愈、骨质破坏>5mm、真菌/耐药菌感染。
参考文献: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Endodontists (AAE). Endodontic Diagnosis. 2025.
European Society of Endodontology. Quality guidelines for endodontic treatment. Int Endod J. 2024;57(3):2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