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睑板腺囊肿Unspecified Chalazion

更新时间:2025-06-19 03:57:33
编码9A02.0Z

关键词

索引词Chalazion、未特指的睑板腺囊肿、睑板腺囊肿、睑胼胝病、霰粒肿
缩写Meibomian-gland-cyst
别名眼睑囊肿、睑板腺瘤、油脂腺囊肿、泪腺囊肿

未特指的睑板腺囊肿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眼睑皮下触及无痛性、边界清晰的圆形肿块(直径2-8mm),表面皮肤无红肿及粘连。
      • 翻转眼睑可见结膜面灰红色或淡黄色局限性隆起。
  2.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影像学证据:超声检查显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囊性病变(敏感度80%-90%)。
    • 排除继发感染:无急性红肿热痛表现(除非合并细菌感染)。
    • 病理学依据(特殊情况下):组织活检显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伴脂质空泡及多核巨细胞(仅用于不典型或反复发作病例)。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临床确诊。
    • 若存在以下情况需进一步评估:
      • 肿块>8mm或快速增大(排除睑板腺癌)。
      • 伴角膜散光或视力障碍(需干预治疗)。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临床评估] --> B1(裂隙灯检查) A --> B2(触诊) B1 --> C1[结膜面隆起评估] B2 --> C2[肿块质地/活动度] A --> D[影像学检查] D --> E1(眼部超声) D --> E2(CT/MRI-罕见) E1 --> F1[囊肿位置/性质] E2 --> F2[深部组织侵犯评估] A --> G[病理活检] G --> H[肉芽肿特征确认]

  2. 判断逻辑

    • 裂隙灯检查
      • 结膜面灰红色隆起为典型表现,若表面破溃伴肉芽组织提示慢性病程。
    • 眼部超声
      • 低回声囊性病变支持诊断,内部血流信号缺失可排除恶性肿瘤。
    • CT/MRI
      • 仅用于疑似眶隔后侵犯或与皮样囊肿鉴别(显示脂肪密度/信号)。
    • 病理活检
      • 脂质空泡+多核巨细胞=确诊肉芽肿性炎症,若见异型细胞需排除癌变。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常规检查

    • 血常规
      •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继发感染(需抗生素治疗)。
    • 细菌培养
      • 阳性率仅5%-10%,阳性结果指导靶向抗生素选择。
  2. 特殊检查

    • 泪液脂质分析
      • 脂质黏稠度增高→支持睑板腺功能障碍病因(需热敷+腺体按摩)。
    • 维生素A检测
      • 血清水平<0.7μmol/L→角化异常风险(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复发)。
  3. 炎症标志物

    • CRP/ESR升高
      • 提示活动性炎症,>3倍上限值需排查全身性疾病(如结节病)。

四、总结

参考文献

  1. 《眼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AAO(美国眼科学会)《眼睑疾病诊疗指南》
  3. 《中华眼科杂志》睑板腺功能障碍专家共识(2023)
条目外睑板腺囊肿9A02.00
条目内睑板腺囊肿9A02.01
条目未特指的睑板腺囊肿9A02.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