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黄斑或后极部变性Unspecified Degeneration of macula or posterior pole

更新时间:2025-06-19 04:04:10
编码9B78.3Z

关键词

索引词Degeneration of macula or posterior pole、未特指的黄斑或后极部变性、黄斑或后极部变性、黄斑变性NOS、Drusen黄斑变性、黄斑和后极部变性、黄斑变性疾患 [possible translation]、后极部黄斑变性 [possible translation]、黄斑变性 [possible translation]、视网膜黄斑变性,未特指 [possible translation]、黄斑假孔样退行性变 [possible translation]、后极部黄斑变性、黄斑假孔样退行性变、黄斑变性疾患、视网膜黄斑变性,未特指、黄斑变性
缩写AMD、未特指黄斑变性、未特指后极部变性
别名老年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病变、黄斑退化、黄斑区退行性变、后极部病变、视网膜黄斑病变

未特指的黄斑或后极部变性 (ICD-11: 9B78.3Z)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构性改变
      • 黄斑区视网膜层间分离(如视网膜下积液、黄斑裂孔)
      •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萎缩或异常增厚
      • 玻璃膜疣(Drusen)直径≥125μm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主观症状同时满足以下任意两项
      • 中心视力下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
      • 持续性视物变形(Amsler网格测试阳性)
      • 中心暗点(视野检查证实)
    • 客观体征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 眼底检查见黄斑区萎缩/色素迁移
      • OCT显示黄斑结构破坏(如椭圆体带中断)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高危因素
      • 年龄≥50岁(阈值)
      • 吸烟史(>10包年)
      • HLA基因易感性(如CFH、ARMS2突变)
    • 功能学异常
      • 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振幅降低>30%(阈值)
      • 对比敏感度下降≥1.5 log单位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视力与视野] A --> C[Amsler网格测试] B --> D[异常:中心暗点] C --> E[阳性:视物变形] D & E --> F[影像学确诊] F --> G[OCT] F --> H[荧光素血管造影 FA] G --> I[结构异常] H --> J[渗漏/新生血管] I & J --> K[最终诊断]

判断逻辑

  1. OCT

    • 黄斑中心凹厚度<150μm → 萎缩性病变
    • 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 → 新生血管/出血
    • 敏感性>95% 特异性>90%
  2. 荧光素血管造影(FA)

    • 早期高荧光 → 脉络膜新生血管
    • 晚期渗漏 → 血-视网膜屏障破坏
    • 需联合OCT排除假阳性
  3. 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

    • 中心凹振幅降低 → 光感受器细胞功能丧失
    • P1波潜伏期延长 → 神经传导障碍

三、实验室与影像学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OCT黄斑厚度 中央凹:150-250μm <150μm:萎缩性病变
>300μm:水肿/新生血管
抗VEGF治疗/光动力疗法
mfERG振幅 中心凹:50-100 nV/deg² 降低>30%:光感受器功能损伤 营养干预(叶黄素/玉米黄质)
FA渗漏时间 无晚期渗漏(>10min) 晚期渗漏:新生血管活动 每月随访监测
视野检查 中心20°无缺损 中心暗点≥5°:黄斑功能丧失 低视力康复训练
玻璃膜疣数量 ≤5个(直径<63μm) >10个或直径>125μm:进展为湿性AMD风险↑300% 强化抗氧化剂补充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路径
    • 症状(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 OCT结构异常 → 确诊
  2. 高风险人群筛查
    • 年龄≥50岁 + OCT玻璃膜疣 → 每6个月随访
  3. 警示征象
    • 单眼突然视力丧失 + FA渗漏 → 72小时内启动抗VEGF治疗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AO):《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
  2. Ryan's Retina (第6版):黄斑退行性病变诊断标准
  3. WHO ICD-11 眼科疾病分类标准 (9B78.3Z)
  4. 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黄斑变性分子机制与诊疗进展
条目网状假性玻璃膜疣9B78.30
条目其他特指的黄斑或后极部变性9B78.3Y
条目未特指的黄斑或后极部变性9B78.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