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子宫或阴道异常出血Unspecified Abnormal uterine or vaginal bleeding
更新时间:2025-06-18 19:23:10
关键词
索引词Abnormal uterine or vaginal bleeding、未特指的子宫或阴道异常出血、功能失调性或功能性子宫或阴道出血NOS
别名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异常子宫出血-未特指、异常阴道出血-未特指
未特指的子宫或阴道异常出血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排除性诊断:经全面评估排除所有器质性病变(如息肉、肌瘤、恶性肿瘤)及全身性疾病(如凝血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后,仍存在异常子宫/阴道出血。
- 组织病理学确认:子宫内膜活检未发现恶性或特异性病变(如增生过长)。
-
必须条件:
- 不规则出血表现:
- 月经周期<21天或>35天(持续≥3个月)。
- 经期>7天或经量>80ml/周期(需卫生巾量化评估)。
- 无结构性病变证据:
- 超声/MRI显示子宫内膜厚度<18mm(绝经前)或<5mm(绝经后)。
- 宫腔镜检查未见息肉、粘连等异常。
-
支持条件:
- 内分泌异常:
- 血清FSH>25 IU/L(围绝经期)或LH/FSH比值>2(提示无排卵)。
- 孕酮<3 ng/mL(黄体期)。
- 炎症标志物:CRP>10 mg/L或ESR>20 mm/h(提示非特异性炎症)。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
├── 病史采集(出血模式、用药史、压力因素)
├── 体格检查(宫颈视诊、子宫触诊)
└── 基础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Hb<110 g/L提示贫血)
└── 凝血功能(PT/APTT延长需排除凝血病)
二级检查
├── 超声检查(经阴道/腹部)
│ ├── 子宫内膜厚度测量
│ └── 附件区结构评估
├── 激素六项(月经第2-5天检测)
└── 甲状腺功能(TSH异常需排除甲亢/甲减)
三级检查
├── 宫腔镜+活检(直视下评估内膜并取样)
└── MRI(可疑深部病变时使用)
判断逻辑:
- 超声:
- 内膜厚度>12mm需活检排除增生/癌变(阳性预测值92%)。
- 发现血流信号增强(RI<0.4)提示血管异常。
- 宫腔镜:
- 局灶性内膜充血但无结构异常时,支持功能性出血诊断。
- 联合病理可鉴别萎缩性内膜与激素紊乱性改变。
- 激素检测:
- LH/FSH>3提示无排卵,需与PCOS鉴别。
- 雌二醇<50 pg/mL(绝经前)提示卵巢功能减退。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血红蛋白 |
120-150 g/L |
<110 g/L提示慢性失血性贫血,需评估出血量及持续时间 |
血清孕酮 |
黄体期>10 ng/mL |
<3 ng/mL提示黄体功能不足,导致内膜脱落不全 |
FSH |
卵泡期3-10 IU/L |
>25 IU/L提示卵巢储备下降(围绝经期) |
子宫内膜厚度 |
增殖期6-12 mm |
>18 mm需排除增生/癌变;<5 mm提示萎缩性出血(绝经后) |
CA125 |
<35 U/mL |
>100 U/mL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肿瘤 |
抗凝血酶III |
80-120% |
<70%提示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异常出血 |
四、诊断流程图
患者主诉异常出血
→ 病史采集(排除妊娠/药物因素)
→ 基础检查(血常规+凝血)
→ 超声评估结构
→ 若结构正常→检测激素水平
→ 若激素异常→诊断内分泌性出血
→ 若均正常→宫腔镜活检
→ 活检阴性→确诊未特指功能性出血
参考文献:
- FIGO《异常子宫出血诊治指南》(2022)
- 中华医学会《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路径》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子宫内膜功能评估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