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咖啡因有害性使用模式,持续性Harmful pattern of use of caffeine, continuous

更新时间:2025-06-18 18:57:45
编码6C48.11

关键词

索引词Harmful pattern of use of caffeine, continuous、咖啡因有害性使用模式,持续性
缩写持续性咖啡因滥用、持续性咖啡因有害使用
别名每天喝太多咖啡、长时间大量饮用含咖啡因饮料、每日高剂量咖啡因摄入、长期频繁摄入咖啡因

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的有害效应,不可归类在他处者(NE60)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明确药物/生物制品暴露史
      • 有明确记录或患者自述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使用/接触史(包括治疗性使用、意外摄入或滥用)。
    • 时间关联性
      • 临床症状或实验室异常出现在药物/生物制品使用后合理时间窗内(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判断)。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特征性临床表现
      • 符合特定药物的已知毒性谱(如阿片类药物导致呼吸抑制,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
      • 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过敏性休克)或特异质反应(如药物性肝损伤)。
    • 实验室证据
      • 血清/尿液药物浓度检测超标(如地高辛血药浓度>2.0 ng/mL)。
      • 器官功能损伤证据(如ALT/AST升高3倍以上提示肝损伤)。
  3. 排除标准

    • 需排除其他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相似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项目树

    ├── 毒物筛查
    │ ├── 血清药物浓度检测(金标准)
    │ └── 尿液毒理学筛查(快速初筛)
    ├── 器官功能评估
    │ ├── 肝功能(ALT/AST/ALP/TBIL)
    │ ├── 肾功能(Scr/BUN)
    │ └── 心肌酶谱(CK-MB/cTnI)
    └── 免疫学检测
    ├── 过敏原特异性IgE(如青霉素IgE)
    └── 补体C3/C4(判断免疫复合物反应)

  2.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CT:评估药物性肝损伤、胰腺炎或肾实质病变。
    • 胸部X线/CT:排查过敏性肺炎或肺纤维化(如胺碘酮毒性)。
  3. 特殊检查

    • 心电图:监测QT间期延长(抗心律失常药物毒性)。
    • 骨髓活检:确诊药物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毒物检测

    • 血清对乙酰氨基酚浓度
      • 150 μg/mL(摄入后4小时):需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治疗。

    • 地高辛血药浓度
      • 2.0 ng/mL:提示中毒风险,伴房室传导阻滞需停药。

  2. 肝功能指标

    • ALT/AST
      • 3倍ULN:符合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RUCAM评分≥3分)。

    • ALP
      • 1.5倍ULN伴GGT升高:提示胆汁淤积型肝损伤。

  3. 肾功能指标

    • 血清肌酐(Scr)
      • 较基线升高≥0.3 mg/dL或1.5倍:符合急性肾损伤标准(KDIGO分期)。
  4. 血液系统指标

    • 中性粒细胞
      • <1.5×10⁹/L(药物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血小板
      • <50×10⁹/L(需警惕出血风险)。
  5. 免疫学指标

    • 嗜酸性粒细胞
      • 0.5×10⁹/L:提示超敏反应可能。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初步评估

    • 详细采集用药史(包括非处方药、中草药及毒品)。
    • 使用Naranjo量表进行药物不良反应概率评估(≥5分提示明确相关)。
  2. 分层诊断

    • 中毒性反应:依据血清药物浓度+特征症状(如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伴宽QRS波)。
    • 超敏反应:符合DRESS综合征标准(发热+皮疹+嗜酸细胞增多+器官受累)。
  3. 特殊类型鉴别

    • 双硫仑样反应:乙醇接触史+头孢类药物使用+面红/心悸/低血压。

参考文献

条目咖啡因有害性使用模式,间断性6C48.10
条目咖啡因有害性使用模式,持续性6C48.11
条目未特指的咖啡因有害性使用模式6C48.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