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单一区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 metastasis in lymph node of a single region

更新时间:2025-06-19 04:26:53
编码2D60.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 metastasis in lymph node of a single region、未特指的单一区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单一区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
缩写Malignant-Neoplasm-Metastasis-in-Unspecified-Lymph-Node-of-a-Single-Region、Unspecified-Single-Region-Lymph-Node-Metastatic-Malignancy
别名未特指的单区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未明确单一区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未指定单一区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未特指单区淋巴结转移恶性肿瘤

未特指的单一区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淋巴结活检显示恶性肿瘤细胞浸润,病理证实为转移性癌(非淋巴瘤)。
      • 免疫组化检测明确上皮源性标志物阳性(如CK7、CK20、TTF-1等),排除原发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影像学定位
      • CT/PET-CT证实单一解剖区域(如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其他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证据。
    • 原发灶关联证据
      • 存在已知原发恶性肿瘤病史(如乳腺癌、肺癌、胃肠癌),且转移淋巴结位于原发灶引流区域。
    • 临床表现
      • 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2cm),质地坚硬,活动度差(符合率>80%)。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 影像学确认单一区域淋巴结肿大(CT/PET-CT标准摄取值SUVmax>2.5)。
      • 原发恶性肿瘤病史。
      • 典型临床表现(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病理学检查] A --> D[实验室检查] B --> B1[超声] B --> B2[增强CT] B --> B3[PET-CT] C --> C1[细针穿刺活检] C --> C2[切除活检] C --> C3[免疫组化] D --> D1[肿瘤标志物] D --> D2[LDH] D --> D3[血常规]

  1. 影像学检查判断逻辑

    • 超声
      • 判断逻辑:低回声、边界不清、血流丰富提示恶性(敏感性70-85%),但无法区分转移癌与淋巴瘤。
    • 增强CT
      • 判断逻辑:淋巴结短径>1cm、环形强化、中央坏死为恶性征象(特异性>90%),需结合原发灶位置评估引流路径。
    • PET-CT
      • 判断逻辑:SUVmax>2.5提示代谢活跃灶(敏感性95%),但炎症可致假阳性;全身扫描可排除多区域转移。
  2. 病理学检查判断逻辑

    • 细针穿刺
      • 判断逻辑:快速初筛恶性细胞(阳性率60-75%),但样本量不足时需升级为切除活检。
    • 免疫组化
      • 判断逻辑:CK+确认上皮来源;特定标志物(如ER/PR、PSA)可追溯原发灶(指导率>80%)。
  3. 实验室检查判断逻辑

    • 肿瘤标志物组合
      • 判断逻辑:CEA升高提示消化道/肺来源;CA15-3升高指向乳腺癌;需结合临床综合解读。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肿瘤标志物

    • CEA>5 ng/mL:提示消化道或肺癌转移可能,需结合胃肠镜/胸部CT排查原发灶。
    • CA15-3>30 U/mL:支持乳腺癌转移,建议乳腺MRI复查。
    • PSA>4 ng/mL(男性):提示前列腺癌转移,需完善前列腺穿刺。
  2. 酶学指标

    • LDH>250 U/L:反映肿瘤负荷及侵袭性(预后不良因子),>500 U/L需警惕广泛转移。
  3. 血液学指标

    • 贫血(Hb<120 g/L):慢性消耗或骨髓侵犯征象,需排查多部位转移。
    • 血小板>450×10⁹/L:副肿瘤综合征表现,提示疾病活跃。
  4. 炎症指标

    • CRP>10 mg/L: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持续升高需排除合并感染。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确诊:依赖病理活检+免疫组化(金标准)。
  2. 定位评估
    • 浅表淋巴结首选超声引导穿刺。
    • 深部淋巴结需CT/PET-CT定位后活检。
  3. 原发灶溯源
    • 根据免疫组化标志物和肿瘤标志物指向性开展靶向检查(如乳腺MRI、胃肠镜)。
  4. 实验室预警
    • LDH与血小板异常升高提示疾病进展,需加强影像学监测。

参考文献

条目头面或颈部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2D60.0
条目胸内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2D60.1
条目腹腔内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2D60.2
条目腋窝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2D60.3
条目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2D60.4
条目盆腔内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2D60.5
条目其他特指的单一区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2D60.Y
条目未特指的单一区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2D6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