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完全性或未特指的流产,不伴并发症Unspecified abortion, complete or unspecified, without complication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2:28 关键词 索引词 Unspecified abortion, complete or unspecified, without complication、未特指的完全性或未特指的流产,不伴并发症、unspecified abortion NO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abortion NO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
展开 同义词 unspecified abortion NOS、abortion NOS
展开 别名 自然流产后无并发症、普通流产,无并发症、未明确类型的流产,无并发症、流产,未说明类型且无并发症、自然流产,无任何并发症
展开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详细请查阅ICD11官网
展开内容 ▼ 关联情况
XT4J
妊娠期26-33整周
XT5N
妊娠期20-21整周
XT0T
妊娠期20-25整周
XT6K
妊娠期未特指
XT84
妊娠期34-36整周
XT6G
妊娠期超过36整周
XT09
妊娠期5-13整周
XT65
妊娠期14-19整周
XT3X
妊娠期少于5整周
未特指的完全性或未特指的流产,不伴并发症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完全性或未特指的流产,不伴并发症(ICD-11编码:JA00.29)是指妊娠在28周之前终止,且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并且没有伴随任何明显的并发症。完全性流产指胚胎及其附属物已完全排出子宫;未特指的流产则指流产的原因、类型或胚胎是否完全排出尚不明确。此诊断适用于无法明确具体流产原因、类型或状态的情况,但可确认无并发症发生。
病因学特征
流产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遗传因素 :
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数目异常(如三体综合征)和结构异常(如平衡易位)。此类异常可导致胚胎发育停滞,最终引发流产。
内分泌失调 :
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影响孕激素水平,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阻碍胚胎着床。
免疫因素 :
母体免疫调节异常,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或免疫排斥反应,可能破坏胚胎-母体界面的免疫耐受状态。
解剖结构异常 :
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黏膜下子宫肌瘤或宫腔粘连等解剖异常可能干扰胚胎正常着床及发育。
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 :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线、有机溶剂)、吸烟、酗酒、药物滥用、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可能增加流产风险。
感染 :
生殖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子宫颈炎、衣原体感染)可能通过炎症反应或直接损伤胚胎组织诱发流产。
其他因素 :
孕妇年龄≥35岁、未控制的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严重心理应激等也可能与流产相关。
病理机制
胚胎因素 :
胚胎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缺陷可导致发育潜能丧失,通常在妊娠早期停止发育并逐渐退化,随后被母体排出。
子宫内环境 :
孕激素不足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蜕膜化不良,无法维持胚胎生长;子宫异常收缩或宫颈机能不全亦可促使妊娠物排出。
免疫耐受机制 :
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抗原的异常识别(如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过高或调节性T细胞功能缺陷)可能引发排斥反应。
血管变化 :
胎盘血管形成障碍(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引起的血栓形成)可导致绒毛缺血坏死,最终妊娠终止。
临床表现
症状特征 :
典型表现为停经后阴道出血,出血量从少量到近似月经量不等,伴阵发性下腹痛或腰骶部酸胀。
完全性流产者在胚胎及附属物完全排出后,阴道出血和腹痛迅速缓解。
本分类特指“不伴并发症”,故无发热、严重贫血、凝血功能障碍或感染征象。
参考文献 :以上内容基于现有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总结而成,参考资料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妇产科学》教材及相关专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