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词Certain skin disorders attributable to infection or infestation、其他特指感染或侵染引起的皮肤病、其他影响皮肤的特定感染、感染性皮肤瘢痕
缩写其他特指感染性皮肤病、特指感染性皮肤病、特定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
别名感染性皮肤病、由特定病原体引起的皮肤病、特殊病原体导致的皮肤病症
其他特指感染或侵染引起的皮肤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病原学直接证据:
皮肤组织活检/刮片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病原体
PCR检测检出特定病原体核酸(如HPV、利什曼原虫、非结核分枝杆菌等)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特征性皮损表现:
至少存在2项原发性皮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
伴有1项以上继发性皮损(糜烂、结痂或鳞屑)
组织病理学支持:
活检显示病原体侵袭证据(如真菌菌丝、包涵体、寄生虫卵)
典型炎症模式(中性粒细胞浸润/肉芽肿形成)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典型症状组合:
瘙痒+疼痛/灼热感(需排除过敏性皮肤病)
皮损进展伴发热/淋巴结肿大
高危暴露史:
疫区旅行史(寄生虫病)
免疫抑制状态(HIV/器官移植)
职业暴露(农业、畜牧业)
血清学阈值:
特异性抗体滴度≥1:160(如抗利什曼原虫IgG)
恢复期抗体4倍升高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病原学检测]
A --> C[炎症评估]
A --> D[影像学检查]
B --> B1(微生物培养)
B --> B2(PCR/核酸扩增)
B --> B3(血清抗体检测)
C --> C1(CRP/ESR)
C --> C2(白细胞计数)
D --> D1(皮肤镜)
D --> D2(高频超声)
D --> D3(CT/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