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硬证(TM1)Infant stiffness disorder (TM1)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5:37
编码SE3A

关键词

索引词Infant stiffness disorder (TM1)、硬证(TM1)
别名婴儿硬证、小儿硬证、硬病、小儿腹部坚硬症

硬证(TM1)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硬证是中医儿科特有的危急重症,属"五硬"范畴,临床以头项、手足、肌肉等部位僵硬板紧为特征,伴肌肤发凉、哭声低微、吮乳无力。多发于先天禀赋不足或早产体弱之新生儿,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需及时温阳救逆。


病因学特征

硬证的发生与先天后天因素密切相关:

  1. 先天禀赋不足:早产儿或母体孕期失养,致胎元亏虚,肾阳衰微,温煦失司
  2. 寒凝血滞:新生儿护理失宜,感受寒邪,客于肌肤,阻滞气血运行
  3. 脾胃虚衰:后天乳食不化,中阳不振,生化无源,四肢失于濡养
  4. 阳气衰微:大病久病后真阳耗损,脏腑失于温养,气化功能严重障碍

病理机制

  1. 阳气虚衰:此为病机根本,先天元阳不足或后天阳气耗伤,致脏腑失温、气血凝涩,出现肌肤板硬、四肢不温等症
  2. 寒凝经脉:外寒直中或阳虚生内寒,致使经脉拘急、气血运行受阻,形成"寒则收引"的病理状态
  3. 气血瘀阻:阳气不能温运血脉,血行迟滞而瘀,瘀血与寒湿互结,加重肌肤僵硬、色暗发凉等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

以上资料均来自权威网站,包括专业教育平台和政府发布的健康指南,旨在提供准确且全面的信息供读者参考。

条目迟证(TM1)SE30
条目变蒸热(TM1)SE31
条目生长痛(TM1)SE32
条目急惊风(TM1)SE33
条目慢惊风(TM1)SE34
条目客忤(TM1)SE35
条目夜啼(TM1)SE36
条目疳病(TM1)SE37
条目滞颐(TM1)SE38
条目臀红(TM1)SE39
条目硬证(TM1)SE3A
条目软证(TM1)SE3B
条目其他特指的儿童期与青少年期病类(TM1)SE3Y
条目未特指的儿童期与青少年期病类(TM1)SE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