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上海10岁女孩园园因持续3天上腹痛伴呕吐就医,检查发现胃部巨大团块阴影。原来她一年前就有吞食头发习惯,家人没重视。最终手术取出大量头发,确诊“长发公主综合征”。术后虽恢复好,但还需多学科长期干预。此病例让大家开始关注异食癖并发症。
长发公主综合征:危害究竟有多大?
长发公主综合征是异食癖严重并发症。患者长期吞食头发等非食物物质,毛发在胃内和食物残渣混合,形成由角质蛋白构成的坚硬发石。发石会不断变大,占胃腔空间,阻碍食物消化,还可能进入肠道造成梗阻。发石摩擦胃壁会引发溃疡或穿孔,阻碍肠道蠕动导致梗阻,严重时要急诊手术。长期营养吸收障碍会导致贫血、体重下降,合并感染时危及生命。初期症状如腹胀、食欲减退很隐匿,易被当成普通消化不良,确诊要靠胃镜或CT检查。园园的胃部发石已压迫小肠,不及时手术可能发展成肠坏死或败血症。该病多发于青少年,女性占比超70%,国内近年病例数上升,和心理行为异常、家庭环境压力有关。
异食背后:心理与社会因素大揭秘
患者可能因焦虑、压力或感官刺激需求,通过吞食头发或拔毛获得短暂情绪缓解,异食癖常和拔毛癖共病。患者会因行为被污名化而隐瞒,像园园父母只知道她拔毛,没发现吞食行为,耽误了治疗。家长可能因缺乏认知忽视孩子异常行为,甚至打骂孩子,这会加剧患儿心理创伤,让行为更隐蔽。营养缺乏如缺铁可能诱发异食癖,发育障碍、家庭关系紧张会增加心理行为异常概率。公众普遍低估异食癖危害,觉得只是“挑食”或“顽皮”,没意识到它是精神行为疾病。
如何防治长发公主综合征?
家长要留意孩子频繁摸头、颈部皮肤损伤、衣物残留大量头发,或粪便中发现毛发等行为线索,还有长期腹痛、恶心、体重下降、贫血等生理警示。若孩子出现呕吐、腹痛加剧,要立即就医评估梗阻风险,必要时手术清除发石。心理科用认知行为疗法减少拔毛和吞食冲动,辅以正向强化行为训练;临床营养科制定高蛋白、易消化饮食计划,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医生指导家长避免指责性沟通,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定期复诊监测行为复发。学校可将异食癖早期识别纳入校园健康教育,培训教师关注学生异常行为;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增设儿童心理行为专科,提供低成本咨询渠道。 园园案例提醒我们提高对异食癖认知,关注孩子身心,早发现早多学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