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台风“博罗依”外围影响,2025年9月29日9时起,湛江市雷雨大风红色预警生效,临海风力达12级,霞山区、赤坎区、坡头区等多地出现龙卷风,坡头区南三镇附近还观测到“龙吸水”现象。气象部门迅速预警,让居民撤离不安全建筑并落实防风措施,所幸全市无人员伤亡报告。但气象专家提醒,龙卷风破坏力仍需警惕。
龙卷风来袭,健康风险知多少?
龙卷风带来的健康风险不容小觑。物理性损伤风险首当其冲,其中心风速可达200 - 300公里/小时(山东省气象局数据),直接冲击会让飞散的玻璃、金属碎片等引发贯穿伤、开放性骨折或颅脑损伤。次生环境威胁也不少,树木连根拔起、电线杆倒塌,不仅有触电风险,还可能引发二次火灾。特殊场景中,行车遭遇龙卷风,强风可能导致车辆翻覆或严重损坏,侧风会让车辆失控翻覆。 心理应激反应也很严重,突发极端天气易引发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有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老年人躯体稳定性差,易摔伤叠加心理创伤;儿童可能因分离焦虑产生长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湛江市应急管理局统计显示,2010 - 2023年沿海地区龙卷风致伤案例中,70%由飞溅物导致,20%因建筑结构崩塌,灾后3个月内心理干预需求持续上升。
多场景下,如何科学躲避龙卷风?
户外遇到龙卷风,要把握黄金30秒决策。立即停止活动,远离树木、广告牌等,找与龙卷风移动方向垂直的低洼区域趴伏,双手交叉护后颈,用衣物遮头。若在开阔水域,要尽快向陆地方向最近的非铁皮结构建筑物内避险。 室内安全防护,要选好核心避险空间,躲进浴室、储物间等小空间,远离外墙和窗户,用厚垫子或床垫挡身体防玻璃爆裂。高层建筑居民避开电梯井,选承重墙角落蹲伏。同时,关闭燃气阀门,用胶带密封门窗缝隙,准备好急救包。 行车途中遭遇龙卷风,要遵循弃车避险原则,切勿驶向龙卷风方向,将车停在涵洞或非积水隧道,弃车后找低洼处趴下。停车时开启双闪警示灯,拉紧手刹,带好车钥匙和重要证件。
灾后如何管控健康风险与进行心理干预?
物理伤害处理要分优先级,大出血伤者立即用止血带结扎,骨折部位简易固定,颈椎损伤患者避免随意移动。开放性伤口用生理盐水清洁后覆盖无菌敷料,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者24小时内接种。 心理急救方面,急性应激干预可采用“安全岛技术”,引导受助者回忆平静场景,深呼吸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别强行让其复述创伤细节。社区支持系统也很重要,建议受灾居民参加心理医生主导的团体辅导,家属关注老人与儿童情绪,有持续失眠、闪回等症状及时就医。 返家居住前,要检查房屋结构稳定性,用一氧化碳检测仪确认燃气系统安全,清理玻璃碎片和尖锐金属物,防止二次伤害。 龙卷风突发性强,公众掌握科学避险技能至关重要。从防护到心理调适,全链条应对可降低灾害健康风险,建议沿海居民定期演练、储备防灾包并关注气象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