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邮电大学与国家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31省生育友好指数研究报告》,云南以92.95分排名第一,远超全国平均分82.73。该研究通过三大维度17项指标评估,揭示省份间生育友好环境差异。经济发达的北京、广东等地因初育年龄晚、性别比失衡、托育不足等问题排名靠后,凸显生育友好政策需综合考量。
生育友好指数低,暗藏哪些健康风险?
- 晚育威胁母婴健康:北京女性平均初育年龄达30.94岁。研究表明,30岁以上高龄产妇妊娠糖尿病、胎儿畸形风险较25岁女性高30%,早产率上升15%,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提升2 - 3倍。35岁以上女性自然受孕率每年降约3%,试管婴儿成功率不足40%,适龄生育对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 性别比失衡隐患多:广东出生性别比达115.24,超出正常范围,长期失衡会导致婚姻挤压、人口结构失衡,引发家庭暴力、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不稳定。非法性别鉴定和选择性流产违反《母婴保健法》,还使出生缺陷风险增加10% - 20%。
- 托育短缺影响身心:北京每千人托位仅1.52个,远低于“十四五”目标。父母育儿焦虑症发病率比托育充足地区高25%,0 - 3岁儿童缺乏专业照护会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社交能力缺陷,影响心理健康。
- 孕产妇安全保障弱:西藏孕产妇死亡率达46.7/10万,反映出产前检查覆盖率低、危急重症救治网络不完善等问题,直接威胁母婴生命安全。
云南生育支持政策,如何保障健康生育?
- 经济补贴降低成本:云南省级育儿津贴全覆盖,将二孩、三孩家庭年均养育成本降低约12% - 18%,经济补贴使生育二孩意愿提升20% - 25%。
- 时间保障平衡职场:云南产假延长至188天,强制落实育儿假,产后返岗率比广东高15%,产后抑郁发生率降低约8%。
- 托育服务网络完善:云南每个街道至少建1所普惠托育中心,2023 - 2025年新增托位10万个,儿童照护可及性提高40%,父母育儿焦虑指数下降22%。
- 生殖健康全程管理:云南免费孕前检查、高龄产妇绿色通道及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体系,使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率达98%,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下。
全国生育支持政策,优化方向在哪?
- 干预高龄生育风险:推广云南经验,为35岁以上备孕女性提供免费生殖健康评估、PGT补贴,北京可试点“生育窗口期弹性休假”鼓励适龄生育。
- 打击性别选择违法:建立省级胎儿性别鉴定“黑名单”,违规医疗机构终身禁业,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扭转性别偏好。
- 托育服务普惠改革:参考云南模式,全国推行托育机构税收减免,新建社区按每百户40个托位配建,2025年前实现每千人托位4.5目标。
- 升级孕产妇安全保障:在西藏等地建区域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配备直升机转运系统,国家医保提高妊娠并发症诊疗报销比例至90%。 云南实践证明生育友好政策要以健康为核心,各地应补短板,完善全周期健康保障,大家要关注本地政策,构建生育友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