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学明星吃‘彩椒碗’染病,生食的坑你还要踩吗?

作者:张熙
2025-07-29 10:25:01阅读时长2分钟983字
学明星吃‘彩椒碗’染病,生食的坑你还要踩吗?
感染科钩虫病钩虫感染生食风险贫血寄生虫食品安全减脂餐蔬菜清洗驱虫治疗慢性贫血饮食安全健康饮食寄生虫检测高温杀菌免疫力低下科学减重

内容摘要

生食蔬菜可能导致钩虫感染,引发贫血乏力等症状。科学饮食应注重食品安全,避免未洗净的生食。定期体检筛查寄生虫感染,确保健康生活。

近期,深圳的李女士效仿明星减脂餐“彩椒碗”,把自种彩椒搭配胡萝卜、鸡胸肉等生食,体重是降下来了,却出现了贫血、乏力等症状。就医后发现,她竟感染了钩虫病,血色素仅68g/L,远低于正常女性应≥120g/L的标准。经驱虫治疗后,李女士才康复。这一事件给大家敲响了生食风险的警钟,也引发了人们对寄生虫感染和饮食安全的讨论。

生食蔬菜的健康风险:钩虫感染有多可怕?

钩虫幼虫常附着在土壤里的蔬菜表面。当人们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幼虫就会穿透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最后在肠道定居,靠吸食血液生存。它们每天能让人体失血0.5 - 1毫升,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慢性贫血。感染钩虫后,早期会感到乏力、面色苍白,严重时会出现心悸、头晕,甚至因缺铁性贫血影响认知功能。像李女士血色素仅68g/L,已接近重度贫血(<70g/L),必须紧急治疗。除了钩虫,生食淡水鱼可能感染肝吸虫,引发胆管癌;吃未煮熟的螺类、贝类等,可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导致脑膜炎。

生食风潮误区多,预防指南快收好

现在流行的“轻食主义”减脂餐,很多人过度追求“天然”“无烹饪”,却忽略了食品安全。蔬菜表面可能有寄生虫、细菌或农药,需要烹饪或充分清洗才能消除。清洗蔬菜时,可先用流动水冲洗,能削皮的尽量削皮,也可用淡盐水浸泡,让寄生虫幼虫脱落。自种蔬菜要用软刷去除沟壑里的污物。高温杀菌也很重要,彻底加热能杀灭99%以上的寄生虫,蔬菜至少煮沸5分钟,肉类中心温度要达70℃以上。孕妇和免疫力低下者最好别吃生食,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流产或重症。

寄生虫感染早识别,应急处理别慌张

如果感染寄生虫,身体会有一些信号。消化道可能出现腹痛、腹泻、黑便等症状;全身会感到持续性疲劳,指甲脆裂、出现匙状甲;肝吸虫感染后期可能有黄疸、肝区疼痛等神经系统症状。要是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或消化道症状,要马上做粪便寄生虫卵检测、血常规及胃肠镜检查。拖延治疗可能会让器官受损,比如钩虫感染引发缺铁性心肌病。怀疑感染时,要暂停生食,用独立餐具并彻底消毒,避免传染给家人。

饮食潮流与公共卫生:如何找到平衡点?

很多人认为生食能减重,但其实存在风险。科学的减重方法是控制总热量,增加蛋白质摄入,再配合运动。农业方面,要加强自种蔬菜的土壤检测,推广净菜加工技术,如预清洗、紫外线消毒,减少寄生虫传播。卫健部门和媒体应开展“生食风险”科普,为网红减脂餐制定食品安全指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要强化寄生虫筛查能力。 李女士的案例告诉我们,健康饮食要建立在科学认知上。大家要理性看待网络流行食谱,优先选择熟食或规范处理的食材,定期体检筛查寄生虫感染。希望大家都能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人远离生食风险,拥有健康生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别盲目迷信生姜!科学吃姜+规范治疗才是正道!
呼吁中老年人群主动视力筛查,别忽视系统干预!
白纹伊蚊北扩,北方该如何做好蚊媒疾病防控?
直播10小时VS普通职业,谁的声带更受伤?
建议!掌握这些鸡蛋处理法,远离食物中毒!
上海药皂经典款含致癌物,企业回应含糊到底咋回事?
糖尿病患者注意!这6种饮品让血糖飙升,千万别喝!
提升“假感冒真心肌炎”认知,共筑儿童急症防护网!
建议把‘彻底烹饪’当准则,远离生食寄生虫!
别让‘资格’争议掩盖善举,快行动守护生命!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