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方某城市酷热难耐,气温一度飙升至38、39℃。糖尿病患者蔡阿姨为了避暑,长时间待在低温空调房内。可让她困惑的是,即便严格控制饮食和生活习惯,血糖还是异常升高了。经医生诊断,她的血糖波动竟与空调使用不当直接相关。这一情况引发了人们对糖尿病患者夏季健康防护的关注。
警惕!空调使用不当竟让血糖飙升
空调使用不当为何会导致血糖异常呢?从生理机制来看,低温环境会激活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就像蔡阿姨,在空调房里待久了,身体受到低温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加速了肝糖原分解,血糖自然就升高了。即便饮食没有变化,低温也能轻易打破血糖的平衡。 同时,在空调房里,人体活动量降低,出汗也减少。研究表明,人在久坐或静止状态下,代谢率会大幅下降。蔡阿姨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活动少、出汗少,热量消耗不足,多余的热量就转化为血糖储存起来,导致血糖升高。 另外,室内外温差对血管收缩影响很大,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血管病变问题。过大的温差可能引发头晕、中风等并发症。比如当从高温室外进入低温空调房,血管突然收缩,糖尿病患者血管调节能力脆弱,就容易出现不适。
这样用空调,血糖稳稳不升
为了避免空调使用不当影响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参考以下科学的操作方法。温度控制上,建议空调温度不低于26℃,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温差过大,会对呼吸道和心血管造成危害,可能引起口干舌燥、流鼻涕、咳嗽,甚至中风。 在使用时间与方式上,进屋10分钟后再开空调,这样可以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避免体温急剧下降。同时,要避免冷风直吹头颈部,从空气动力学原理来讲,冷空气向下沉,空调风往上吹更合适。如果冷风直吹头颈部,脑血管收缩,减少流向大脑的血液,容易导致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脑中风。夜间使用空调,建议采用断续模式,因为睡觉时体温会下降,通宵吹空调不利于维持血糖稳定,还可能导致感冒或头痛。 环境与行为也要协同管理。早晚各通风15 - 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抽烟。同时,要保持室内湿度,还可以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消耗多余热量。
特殊糖友,防护更要加把劲
对于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防护措施更要精细。合并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温度控制要更严格,温差最好不超过5℃,并且要避免长时间仰卧吹冷风等特定体位。 家庭健康管理工具也能发挥大作用。智能温湿度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室内环境,便携式血糖仪能随时监测血糖。结合空调使用时间表,就能制定出个性化的防护方案。 万一突发头晕、血糖骤升等情况,要立即暂停空调使用,补充水分,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空调使用不当对血糖控制有潜在威胁。糖尿病患者要把空调使用纳入日常健康管理计划,家属也应共同监督防护措施的执行。医疗机构在夏季也应加强针对性健康宣教。做到清凉避暑与血糖稳定兼得,糖尿病患者也能过个健康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