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夏天防暑有妙招!空调设26℃远离‘冷中暑’!

作者:张熙
2025-07-10 09:25:01阅读时长3分钟1054字
夏天防暑有妙招!空调设26℃远离‘冷中暑’!
急诊科冷中暑热中暑夏天防暑空调温度温差体温调节预防措施急救处理特殊人群防护藿香正气水

内容摘要

夏天不仅要防热中暑,更要警惕冷中暑。合理设置空调温度为26℃,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预防头晕、胸闷等症状。科学防护指南包括空调温度管理、冷热环境过渡技巧等。

近期,浙江湖州的张先生在20℃空调房内工作后,骤然暴露于38℃高温环境,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急诊科医生诊断,张先生患上了“冷中暑”。主治医师吴宇耀解释,“冷中暑”的核心机制是血管收缩与扩张的失衡,导致散热受阻和热量蓄积。此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不少网友分享了类似经历,也提醒大家夏天不仅要防热中暑,更要警惕“冷中暑”。

“冷中暑”是何方“妖孽”?发生机制与高危行为揭秘

“冷中暑”可不是虚构概念,它有着明确的生理机制。当人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比如空调温度低于22℃时,外周血管会收缩,汗腺功能也会受到抑制。一旦突然进入高温环境,血管需要急速扩张来散热,可这时心脏负荷会激增,汗腺反应又滞后,热量就会在体内蓄积。研究数据表明,当温差大于7℃时,体温调节中枢就容易失衡。 “冷中暑”的典型症状有头晕、胸闷、呕吐等。常见的高危行为包括:把空调温度设定低于26℃,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出汗后立即冲冷水澡或饮用冰饮;频繁进出冷热环境,比如每小时都出入空调房。就像张先生,长期处于低温的空调房,又突然暴露在高温下,这种叠加效应就容易引发“冷中暑”。它和普通中暑症状有些相似,但病理机制不同,所以很容易被混淆。

躲过“冷中暑”袭击!科学防护指南请查收

想要预防“冷中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别再傻傻分不清!常见误区与认知升级路径

公众对“冷中暑”存在不少误解,下面来给大家一一澄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四步清洁洗衣机,让你和家人远离健康烦恼!
赶海牢记“三不”守则,增强风险意识远离鸡心螺!
别忽视牙龈出血!预防治疗牙周病建议请收好!
儿童化妆品乱象频发,如何守护孩子健康?
葛荟婕戒酒手术有风险,公众别盲目效仿快找专业机构!
78岁罗家英抗癌选择,为高龄癌症患者提供新参考!
甘肃天水幼儿园铅中毒疑云:污染源究竟在哪?
甲亢症状复杂,为何这么容易被误诊?
高血压管理策略要记牢,年轻群体别忽视健康!
科学平衡防晒与光照,守护你的骨骼健康!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