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诊断阈值: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血常规+外周血涂片]
A --> C[凝血功能:PT/APTT/FIB]
B --> D[血小板计数<100×10⁹/L]
D --> E[二级检查]
E --> F[骨髓穿刺与活检]
E --> G[感染筛查:HIV/HCV/EBV血清学]
E --> H[自身抗体:ANA/抗dsDNA/抗磷脂抗体]
F --> I[巨核细胞评估]
I --> J[三级检查:TPO水平/遗传学检测]
判断逻辑:
检查项目 | 异常结果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血小板计数(PLT) | <50×10⁹/L | 中高风险出血(黏膜/内脏出血) | 启动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TPO-RA) |
<20×10⁹/L | 高风险致命性出血(颅内/消化道) | 紧急血小板输注+IVIG | |
骨髓巨核细胞 | 数量正常↑ + 成熟障碍 | 提示外周破坏增加(免疫/消耗性) | 免疫抑制治疗 |
数量显著↓ | 提示生成障碍(骨髓衰竭/浸润) | 造血生长因子/骨髓活检 | |
血小板抗体(GPIIb/IIIa) | 阳性(30-50%病例) | 支持免疫介导机制,但非特异性 | 结合临床决定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 |
TPO水平 | >正常值2倍 | 提示血小板生成障碍 | 排查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 |
凝血功能(APTT/PT) | 延长 | 合并凝血功能障碍(DIC/肝病) | 纠正原发疾病+补充凝血因子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