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胃息肉Unspecified Gastric polyp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2:28
关键词
索引词Gastric polyp、未特指的胃息肉、胃息肉、胃息肉病、息肉性胃炎、多发性胃息肉、非肿瘤性胃息肉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详细请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XA56K7
胃底
XA4EC5
幽门窦
XA6P89
胃幽门
XA7UE1
胃体
XA4ML9
胃小弯
XA7WQ5
胃大弯
XA2828
胃贲门
临床表现ME24.Y
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1
消化系统瘘
ME24.A6
大便潜血阳性
ME24.6
消化系统扩张
ME24.A
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ME24.5
消化系统溃疡
ME24.0
消化系统脓肿
ME24.8
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
ME24.3
消化系统穿孔
ME24.3Y
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
ME24.3Z
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
ME24.A0
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
ME24.A5
呕血
ME24.35
胆囊或胆管穿孔
ME24.4
消化系统狭窄
ME24.9
胃肠出血
ME24.9Z
未特指的胃肠出血
ME24.30
小肠穿孔
ME24.A4
黑便
ME24.A3
便血
ME24.31
大肠穿孔
ME24.90
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ME24.A1
肛门和直肠出血
ME24.7
消化系统嵌顿
ME24.A2
食管出血
ME24.2
消化系统梗阻
ME24.91
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未特指的胃息肉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胃息肉(Unspecified Gastric Polyp)是指在胃黏膜上皮细胞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突出性病变,但其具体病理类型尚未明确分类。这类息肉可能涵盖多种潜在类型,如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或错构瘤性息肉等。大多数未特指的胃息肉为良性病变,且患者常无特异性症状,通常通过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偶然发现。
病因学特征
-
慢性炎症刺激:
- 长期慢性胃炎可导致胃黏膜反复损伤与修复,进而引发代偿性增生,形成息肉样病变。
-
幽门螺杆菌感染: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与增生性息肉密切相关。其诱导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促进黏膜异常增殖,感染控制后部分息肉可能消退。
-
遗传易感性:
- 少数病例与遗传背景相关,如某些遗传性息肉综合征可能累及胃部,但需注意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特定遗传疾病通常归类于特指类型,而非未特指范畴。
-
其他风险因素:
-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与胃底腺息肉形成相关,但此类息肉多具有特定病理特征,需通过组织学鉴别。
- 高龄、吸烟、高盐饮食及肥胖可能间接增加黏膜病变风险,但证据等级较前两者稍弱。
病理机制
-
黏膜增殖异常:
- 未特指的胃息肉核心机制为胃黏膜上皮或腺体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具体表现为局限性隆起。其组织学特征需通过活检明确,以排除特定类型息肉。
-
潜在病理类型:
- 增生性息肉:占胃息肉多数,与慢性炎症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恶性转化风险极低(<1%)。
- 腺瘤性息肉:具有明确癌变潜能,直径>1 cm或多发者需警惕,但未特指类型中需排除已明确分类的腺瘤。
- 错构瘤性息肉:罕见,常与遗传综合征相关(如Peutz-Jeghers综合征),但孤立性病变亦可偶发。
- 胃底腺息肉:多与PPIs长期使用相关,通常为良性,但需注意与家族性息肉病鉴别。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绝大多数未特指的胃息肉无症状。少数可能出现非特异性上腹隐痛、饱胀感或反酸。出血或梗阻罕见,若发生则提示息肉体积较大(通常>2 cm)或合并溃疡。
- 需警惕:贫血、呕血或黑便可能提示息肉表面糜烂,但与恶性肿瘤的出血模式难以单纯依靠症状区分。
参考文献:
- 杏林普康. (n.d.). 胃息肉是什么病. Retrieved from [链接]
- 求医网. (n.d.). 胃息肉的病因有哪些. Retrieved from [链接]
- 巢内网. (n.d.). 胃息肉的病因. Retrieved from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