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病原学检查树:
┌───────────────┐
│ 病原学检测层级结构 │
├───────────────┤
│1. 快速筛查层 │
│ ├─抗原检测(胶体金)│
│ └─核酸检测(PCR) │
│2. 确诊层 │
│ ├─病毒分离培养 │
│ └─基因测序分型 │
│3. 流行病学溯源层 │
│ └─全基因组测序 │
└───────────────┘
判断逻辑:
检测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白细胞计数 | 4-10×10⁹/L | 降低(<4×10⁹/L):常见于EB病毒、登革热等感染;正常:多数病毒感染特征。 |
淋巴细胞比例 | 20-40% | 升高(>40%):提示病毒激活(如CMV);降低:HIV感染可能。 |
CRP | <5 mg/L | 轻度升高(5-50 mg/L):典型病毒感染;显著升高(>50 mg/L):警惕合并细菌感染。 |
血清ALT/AST | ALT<40 U/L, AST<35 U/L | 升高:提示肝炎病毒、EB病毒等嗜肝病毒感染。 |
IgM抗体 | 阴性 | 阳性:提示急性感染(需排除假阳性);阴性+症状明显:需复查或检测核酸。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