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耐药肠杆菌Other specified antibiotic 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
更新时间:2025-06-18 23:55:35
关键词
索引词Other antibiotic 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其他特指的耐药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普罗维登斯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沙雷氏菌属
缩写耐药肠杆菌、MDR-Enterobacteriaceae
别名耐药性肠杆菌、抗药性肠杆菌、Drug-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
其他特指的耐药肠杆菌(MG50.C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病原学培养与耐药谱确认:
- 临床标本(血液、尿液、痰液、伤口分泌物等)中分离培养出肠杆菌目细菌(如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等)。
- 药敏试验显示对≥3类抗菌药物耐药(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但未达广泛耐药(XDR)标准。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多重耐药表型证据:
- 通过CLSI/EUCAST标准药敏试验确认ESBLs表型(如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或特定耐药基因检测阳性(如blaCTX-M)。
- 感染部位临床表现:
- 符合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或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如发热+局部炎症体征)。
-
支持条件(增强诊断依据):
- 高危因素:
- 近期广谱抗生素使用史(尤其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
- 侵入性医疗操作(如留置导管、机械通气)或ICU住院史。
- 生物标志物阈值:
- CRP > 50 mg/L 或 PCT ≥ 0.5 ng/mL 提示细菌性感染。
- 白细胞计数 >12×10⁹/L 或 <4×10⁹/L(伴中性粒细胞比例异常)。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及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查]
A --> C[炎症标志物]
A --> D[影像学检查]
A --> E[分子检测]
B --> B1[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B --> B2[革兰染色]
C --> C1[CRP/PCT]
C --> C2[血沉]
D --> D1[胸部CT]
D --> D2[腹部超声/CT]
E --> E1[PCR检测耐药基因]
classDef highlight fill:#f9f,stroke:#333
class B1,E1 highlight
判断逻辑:
-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核心):
- 阳性结果直接确诊,需明确耐药谱(如ESBLs表型);阴性需结合分子检测排除。
- PCR检测耐药基因:
- blaCTX-M/ampC等基因阳性支持ESBLs耐药机制,适用于培养阴性或早期诊断。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CT:肺部浸润/实变影提示肺炎(敏感度70%);
- 腹部CT:腹腔积液/脓肿提示腹腔感染(敏感度60%)。
- 炎症标志物:
- CRP/PCT升高提示细菌感染严重度,指导抗生素启用时机。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细菌培养 |
阴性 |
阳性确诊感染,需立即进行药敏试验 |
ESBLs表型试验 |
阴性 |
阳性提示β-内酰胺类耐药,避免使用头孢菌素 |
CRP |
<5 mg/L |
>50 mg/L:提示严重细菌感染,需升级抗菌治疗 |
PCT |
<0.05 ng/mL |
≥0.5 ng/mL:提示脓毒症风险,需监测器官功能 |
白细胞计数 |
4-10×10⁹/L |
>12×10⁹/L:急性感染;<4×10⁹/L:重症感染/免疫抑制 |
药敏试验(关键药物) |
- |
对碳青霉烯类敏感:首选治疗;对三代头孢耐药:禁用头孢曲松等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病原学培养+多重耐药表型证据(ESBLs等)。
- 辅助诊断:影像学定位感染灶,分子检测弥补培养局限性。
- 关键实验室指标:CRP/PCT评估感染严重度,药敏试验指导精准治疗。
参考文献:
- CLSI M100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2024版)
- IDSA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管理指南(2023)
-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