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其他特指的女性生殖系统病类(TM1)(包括分娩)Other specified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disorders (TM1) (including childbirth)

更新时间:2025-06-19 02:53:59

其他特指的女性生殖系统病类(TM1)(包括分娩)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金标准

    • 组织病理学确诊:通过活检或手术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如特殊类型肿瘤、非典型炎症等)。
    • 分娩并发症直接证据:分娩过程中通过影像学(如超声、MRI)或术中探查确认非预期事件(如胎盘植入异常、隐匿性子宫破裂)。
  2.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排除常见疾病:通过全面检查排除ICD-11中已有明确编码的疾病(如典型感染、标准分类肿瘤)。
    • 符合TM1临床特征
      • 存在≥2项核心症状(异常阴道出血+盆腔疼痛/白带异常)。
      • 至少1项客观体征(子宫触痛/附件包块/外阴溃疡)。
    • 分娩相关特异性:产后并发症需满足时间窗(分娩后24小时至6周内)且无法归因于常规产科疾病。
  3.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

    • 实验室异常阈值
      • CRP >20 mg/L 且 WBC >12×10⁹/L(提示非典型感染)。
      • 病原学检测检出罕见微生物(如耐药菌株、特殊真菌)。
    • 影像学特征
      • 超声显示子宫肌层非均匀性增厚(>15mm)伴血流异常。
      • MRI提示深部浸润性病变(如直肠阴道隔侵犯)。
    • 高危因素组合
      • 免疫抑制状态 + 盆腔手术史 +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1(病史+体格检查) A --> B2(血常规+CRP+ESR) A --> B3(阴道分泌物涂片) B1 --> C[异常发现] B2 --> C B3 --> C C --> D{定向检查} D --> E1[影像学] --> F1(盆腔超声) --> F2(增强MRI) D --> E2[内窥镜] --> F3(宫腔镜/腹腔镜) D --> E3[病原学] --> F4(培养+PCR+药敏) D --> E4[病理学] --> F5(活检/冰冻切片) F5 --> G[确诊TM1]

  2. 判断逻辑

    • 盆腔超声
      • 包块血流阻力指数(RI)<0.4 → 提示恶性肿瘤可能。
      • 子宫内膜厚度>20mm伴不均质回声 → 需宫腔镜活检。
    • 宫腔镜检查
      • 局灶性内膜增生伴异常血管 → 排除癌变后指向非典型增生。
    • 病原学PCR
      • 检出HPV罕见型别(如HPV-82)→ 需结合细胞学评估癌变风险。
    • 腹腔镜探查
      • 发现腹膜紫蓝色结节 → 支持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其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白细胞计数 4-10×10⁹/L >12×10⁹/L:提示隐匿性感染或炎症活动期;<4×10⁹/L:警惕免疫抑制合并感染 加做血培养+炎症因子谱
CRP <5 mg/L >20 mg/L:强烈提示细菌感染或组织坏死;持续升高需排除脓肿形成 联合超声排查脓腔
阴道pH值 3.8-4.5 >4.5:提示菌群失调(如细菌性阴道病),需排除混合感染 加做革兰染色+厌氧菌培养
CA125 <35 U/mL >100 U/mL:卵巢癌风险;35-100 U/mL需鉴别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 联合HE4+ROMA指数计算
D-二聚体 <0.5 mg/L FEU >5 mg/L(产后):警示羊水栓塞或DIC;需查纤维蛋白原+FDP 紧急凝血功能全套+血气分析
抗米勒管激素 1.0-4.0 ng/mL <0.5 ng/mL:提示卵巢储备衰竭;>8 ng/mL警惕PCOS变异型 联合窦卵泡计数+FSH/LH比值

四、总结

参考文献

分部月经病类(TM1)SB80-SB9Z
分部妊娠病类(TM1)SC00-SC0Z
分部产后病类(TM1)SC10-SC1Z
分部其他女性生殖系统病类(TM1)SC20-SC2Z
条目其他特指的女性生殖系统病类(TM1)(包括分娩)SC4Y
条目未特指的女性生殖系统病类(TM1)(包括分娩)SC4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