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 环球医讯 家医百科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躺上牙椅血压就升高,孩子看牙哭闹不配合怎么办?麻醉医生来救场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25-08-27

内容摘要

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指出,有20%-30%的人患有“白大衣高血压”,研究也发现,有超过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牙科恐惧症”,儿童“牙科恐惧症”患病率更是高达80%以上[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麻醉科刘春江副主任医师说,面对“白大衣高血压”和“牙科恐惧症”这类特殊的应激反应,麻醉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紧张情绪,还能通过个性化的麻醉方案确保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接受口腔治疗。

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指出,有20%-30%的人患有“白大衣高血压”,研究也发现,有超过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牙科恐惧症”,儿童“牙科恐惧症”患病率更是高达80%以上[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麻醉科刘春江副主任医师说,面对“白大衣高血压”和“牙科恐惧症”这类特殊的应激反应,麻醉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紧张情绪,还能通过个性化的麻醉方案确保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接受口腔治疗。

口腔医生碰到“白大衣高血压”,怎么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因为对口腔治疗的恐惧,尤其是当面对疼痛、出血、器械的嗡嗡声等刺激时,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甚至导致血压升高。这种“白大衣高血压”现象在口腔门诊中并不罕见,六十多岁的王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六十多岁的王伯平时身体健康,血压控制得也很好,但一到医院,血压就会莫名升高。这天,他因为牙齿掉了几颗,想到口腔医院种牙。在家自测血压时,数值是135/75mmHg,完全在正常范围内。然而,一到医院,坐在口腔诊疗椅上,量出来的血压竟然高达185/95mmHg。面对这样的情况,口腔医生显得有些束手无策,因为高血压是口腔手术的相对禁忌证,血压过高会增加手术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并发症。

面对王伯这种“见医升压”的情况,口腔科医生请来了麻醉科医生会诊。麻醉科医生首先与王伯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他的焦虑点和恐惧源,通过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他放松心情,减轻紧张情绪。同时,麻醉医生还为王伯制定了个性化的麻醉方案。他们为王伯选择了静脉镇静镇痛的麻醉方式,通过药物让王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接受口腔治疗。

在麻醉医生的精心准备和操作下,王伯的血压逐渐稳定下来,口腔手术也得以顺利进行。整个手术过程中,王伯没有感到任何疼痛和不适,术后恢复也非常顺利。

孩子不肯看牙,医生只能靠“绑”靠“吓”?

在不少家长的记忆中,带孩子去看牙似乎总是一场“恶战”:孩子哭闹不止,医生束手无策,有时甚至需要采取“绑住”或“吓唬”的方式才能勉强完成治疗。然而,这种传统的口腔治疗方式不仅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还可能影响他们未来的口腔健康观念。

小明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因为一次意外摔倒,导致门牙磕伤。他的父母带他去了口腔医院,但每次一见到医生和那些冰冷的器械,小明就吓得大哭不止,即使被束缚在牙椅上,也不肯张嘴,治疗无法进行。

最后,小明的父母带他来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医生请来了麻醉科医生会诊。麻醉医生为小明进行了系统的身体评估,决定使用口服药物合并麻醉气体吸入镇静的方式进行手术麻醉。经过麻醉医生和口腔医生的精心治疗,小明磕伤的门牙得到了修复,并且对口腔治疗的体验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表示以后再也不害怕看牙了。

因此,当我们因为害怕口腔治疗而血压升高时,当我们的孩子因为恐惧而不配合看牙时,不必过于担心和焦虑。我们可以寻求麻醉医生的帮助,实现口腔舒适化治疗,重拾口腔健康。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相关新闻

【控近视 兴未来】守护明眸成都站 共建儿童青少年清晰视界
开学季“不在状态”?中医这几招,帮孩子收心提神、元气满满
92岁的她跟随儿子脚步,在这里“追光”
跨越1500公里,河南阿姨南下寻觅“膝”望
预防与治疗阴道炎:面对“一老一小”背景下的健康挑战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