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家里是否突然从母慈子孝变成了鸡飞狗跳?孩子不想上学,早上起不来、上课没精神、晚上作业拖拉、甚至食欲不振……这些都是典型的"开学适应期"表现。中医认为,从轻松假期到规律学习的转变,是身心系统重新调整的过程,需要科学过渡。以下中医小妙招,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开学适应期。
晨起困难?升发阳气唤醒身心
"孩子早上不想起床,醒了也迟迟进入不了状态 "——这是开学后许多家长的共同烦恼。
中医认为:早晨是人体阳气初升之时,经过假期晚睡晚起的习惯,孩子的生物钟未能及时调整,导致阳气升发不畅。
应对方法:
1.拍背:唤醒孩子后,拉开窗帘,顺着督脉(后背正中线)从下往上轻轻拍打,可助阳气升发,让孩子逐渐清醒。此法既养阳气、增强体质,又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2.指压迎香穴:每天早上醒来后,用食指指腹按压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顺时针轻揉20-30次,有助于清醒头脑。
3.温水擦面法:用温水浸湿的毛巾轻轻擦拭面部、颈后和手腕,刺激神经末梢,促进阳气升发。
4.晨起小运动:做3-5分钟的伸展运动,特别是伸展手臂和腰部,帮助疏通经络。
早餐推荐: 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红枣粥(小米30克、红枣3枚)或黑米粥配+ 蒸山药块。可温中养胃,补充能量。
课堂困倦?提神醒脑有妙方
"孩子说上课老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假期的松弛状态延续到课堂,难以立即适应紧张的学习节奏。
中医认为: 心主神明,脾主思虑。假期生活节奏慢,心脾功能处于放松状态,突然转为高度专注的学习模式,需要调理心脾功能。
课堂小技巧:
1. 按揉太阳穴:课间用中指指腹轻轻按揉太阳穴(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10次
2. 提耳垂:双手轻轻捏住耳垂向下拉,重复5-10次,耳部有多个人体反射区,此法有助清醒头脑
茶饮推荐:
1.薄荷柠檬蜂蜜水:薄荷叶3片(有蚕豆病不放)、柠檬1片、蜂蜜适量,有助提神醒脑。
2.菊花枸杞茶:菊花3g,枸杞10g,清肝明目,缓解眼疲劳。
3.茉莉大麦茶:茉莉花3g,大麦10g,理气安神,健脾消食。
课后疲劳?缓解眼脑疲劳有方法
一天学习下来,孩子常常眼睛干涩、头脑发胀,做作业效率低下。
中医认为: "久视伤血",用眼过度会耗伤肝血;"思虑伤脾",过度思考会影响脾胃功能。
缓解方法:
1.眼部放松法:闭眼,用掌心温热后轻轻覆盖双眼(劳宫穴对准眼球),停留1-2分钟,重复3次。
2.肩颈放松操:缓慢做颈部前后左右伸展,每方向保持5秒,重复3遍
晚餐建议:多搭配食深绿色蔬菜、胡萝卜、蓝莓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可适量食用枸杞、菊花等明目的中药材。比如:胡萝卜炒鸡蛋(胡萝卜补肝明目,鸡蛋滋阴润燥)配黑米粥(黑米补肾益精)
睡眠不稳?安神助眠促修复
开学后,很多孩子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睡眠质量差影响第二天学习效率。
中医解理: 心肾不交则夜寐不安,即心火不能下温肾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导致失眠多梦。
改善方法:
1.睡前按摩:按揉内关穴和神门穴,每穴2-3分钟。
2.足心按摩:睡前搓热双手,按摩脚底涌泉穴5分钟,引火归元,安神助眠。
3.营造环境:保持卧室通风,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
安神膳食: 莲子百合小米粥(莲子10克、百合10克、小米30克)有清心安神之效
希望通过以上中医调理方法,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适应新节奏,建立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如孩子出现持续不适,建议到儿科进行个性化调理。
祝愿所有学子平稳度过开学适应期,在新学期里身心健康,学业进步!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