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预防HIV:婚前筛查、告知义务与心理支持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张熙
2025-08-01 10:20:01阅读时长3分钟1115字
预防HIV:婚前筛查、告知义务与心理支持一个都不能少!
感染科HIV婚前筛查健康告知心理支持法律义务传染病防治感染风险抗病毒治疗安全套使用伴侣告知隐私保护反歧视教育婚姻稳定性公众防护意识健康管理

内容摘要

阿芳因丈夫隐瞒HIV感染史而遭受心理创伤,法院判决撤销婚姻并赔偿。HIV携带者婚前告知缺失对伴侣健康构成威胁,法律应强化健康透明度和重大疾病清单细化。

近期,重庆女子阿芳(化名)的遭遇引发了大家对婚前健康告知义务和艾滋病防治的关注。阿芳婚后一年发现丈夫阿华竟隐瞒HIV感染史长达12年。两人在2023年2月登记结婚,婚后不久便分居,也未发生性行为。2024年3月,阿芳得知丈夫感染HIV,2025年1月,因长期的焦虑抑郁,阿芳起诉索赔5万元。最终,法院判决撤销婚姻,阿华赔偿阿芳2万元。这一事件凸显了HIV携带者婚前告知缺失对伴侣健康的潜在威胁,以及法律对婚姻中健康透明度的约束。

法律义务不可忽视,健康告知至关重要

阿华隐瞒HIV感染史,明显违反了《民法典》第1053条规定的重大疾病婚前告知义务。被隐瞒方由于信息不对称,不仅可能面临感染风险,还会遭受心理创伤。而且,法律对于“重大疾病”的界定和告知范围存在争议,比如可控性传播疾病是否包含在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立法细化“重大疾病”清单,明确像HIV这类传染性疾病必须强制告知。同时,推广婚前医学检查制度,把HIV检测纳入必检项目,保障双方的知情权。另外,司法实践要强化对隐瞒行为的惩戒,支持被隐瞒方撤销婚姻并索赔精神损害。

了解HIV传播途径,做好科学防护

HIV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日常的共餐、拥抱等接触并不会传播。阿芳因为未发生性行为,感染风险较低,但心理压力仍让她陷入焦虑抑郁。不过,现代医学的抗病毒治疗(ART)能让HI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大大降低传播风险。 预防HIV感染,性伴侣要坚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还需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高危人群可以采取暴露前预防(PrEP)或暴露后阻断(PEP)措施。医疗机构也要加强对HIV感染者的隐私保护和伴侣告知指导,避免歧视。

关注心理影响,做好健康管理

阿芳因配偶隐瞒,心理健康问题(焦虑抑郁)和生理风险同时存在。而且,舆论对HIV感染者的污名化加剧了患者的隐瞒倾向,形成恶性循环。婚姻中健康信息的隐瞒还可能引发信任危机,影响家庭稳定性。 对于这些问题,可采用心理咨询与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重建心理韧性。社区要开展反歧视教育,消除公众对HIV感染者的误解与恐惧。还可以建立伴侣告知支持系统,由医疗机构协助感染者安全告知伴侣。

社会倡导与个人健康责任缺一不可

媒体要客观报道HIV防治进展,避免渲染恐慌情绪。学校和职场应普及性教育和传染病知识,提升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政府要扩大免费HIV检测的覆盖面,推动“愿检尽检”政策落地。 适婚人群要主动进行婚前健康筛查,包括HIV、乙肝等传染病检测。HIV感染者要遵守治疗规范,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履行伴侣告知义务。公众也要避免对感染者的歧视,以科学态度支持患者回归社会。 阿芳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健康透明和法律约束在婚姻中的重要性。HIV防治需要科学认知和制度保障协同作用,既保护感染者权益,也维护伴侣的健康知情权。大家要主动学习传染病防护知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一起构建健康、平等的社会环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被牙签刺伤别大意!48小时黄金期处理方法快收藏!
杨迪干吃蒙脱石散险窒息!快学正确用药法!
科学饮用功能饮料,构建安全饮食习惯!
别盲目迷信生姜!科学吃姜+规范治疗才是正道!
呼吁中老年人群主动视力筛查,别忽视系统干预!
白纹伊蚊北扩,北方该如何做好蚊媒疾病防控?
直播10小时VS普通职业,谁的声带更受伤?
建议!掌握这些鸡蛋处理法,远离食物中毒!
上海药皂经典款含致癌物,企业回应含糊到底咋回事?
糖尿病患者注意!这6种饮品让血糖飙升,千万别喝!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