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民薛女士在家尝试“指压板超慢跑”健身时,因盲目跟练网络教程,持续踩踏20分钟后脚底出血受伤,行动受限。该事件引发公众对非专业健身方式安全性的关注,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专家也警示了相关风险。
指压板健身为何会受伤?损伤机制大揭秘
指压板的尖锐突起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从物理损伤原理来看,它通过反向挤压足底,可能造成多种伤害。持续压力下,足底皮肤、筋膜等软组织易形成血泡,破裂后有开放性伤口感染风险;跑跳或长时间站立时,身体重力传导可能加重跟骨、跖骨压力,导致骨裂或让骨关节炎恶化;足底神经受压会引发麻木、刺痛,严重时影响血液循环,延缓伤口愈合。就像薛女士,连续踩踏20分钟远超专家建议的10 - 15分钟安全时长,足底持续受压使毛细血管破裂,最终导致出血性损伤。而且,薛女士误信“痛则不通”,忽视身体疼痛警示强行锻炼,加速了损伤进程。专家指出,足底疼痛是“损伤信号”,盲目忍痛会造成不可逆伤害。
哪些人千万别用指压板?适用人群大盘点
指压板并非人人适用。绝对禁忌人群包括糖尿病足患者,他们足部感觉减退、愈合能力差,使用指压板易引发深层组织感染,甚至有截肢风险;骨质疏松患者跟骨硬度降低,指压板冲击力可能直接导致骨折;急性炎症或损伤者,如关节肿胀、扭伤未愈者,指压板刺激会加重炎症反应。相对禁忌人群有经期女性、孕妇,激素变化使盆腔充血,剧烈足部运动可能引发不适或流产风险;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强度运动可能诱发血压骤升,增加心脑血管意外概率。而健康成年人,无足部疾病且身体素质良好者,可控制时间在10 - 15分钟内,选择平坦地面,避免跑跳动作。初次使用者建议从5分钟开始,逐步适应,出现疼痛或麻木应立即停止。
科学用指压板,这些指南要牢记
使用指压板要遵循科学规范。时间上,单次锻炼不超过15分钟,每周不超过3次,避免连续多日使用。姿势动作方面,要保持足底均匀受力,避免单脚长时间集中踩踏,可配合原地踏步减少冲击力。还要做好足部保护,选择软底鞋或专用足部保护垫,避免直接皮肤接触尖锐突起。如果不想用指压板,也有替代运动方案,比如用滚轴或网球滚动足弓进行足底按摩,原地踮脚尖10 - 15次/组,每日2 - 3组的踮脚训练,以及单脚站立的平衡训练。糖尿病患者可选择水温≤40℃的温水泡脚配合轻柔按摩,骨质疏松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或瑜伽。
指压板受伤怎么办?紧急处理与预防有妙招
如果在使用指压板时受伤,要及时处理。现场应立即脱离指压板,用干净纱布轻压出血点止血,不要刺破未破溃的血泡。若出血不止或血泡破裂,需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涂抹抗生素软膏后就医,预防感染。伤口愈合前避免负重行走,可使用拐杖辅助移动,抬高患肢减轻肿胀。为预防损伤,要警惕网络健身教程中“快速见效”“无痛无伤”等虚假宣传,优先参考权威机构发布的运动指南。锻炼中出现持续疼痛、麻木或肿胀,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计划健身前进行足部健康检查,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足部神经与血管状态。 指压板健身需科学评估与规范操作,公众要健康优先,运动前咨询专业人士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