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糖尿病患者截肢风险高40倍!做好防护可免90%风险!

作者:蓝季动
2025-10-15 09:35:01阅读时长3分钟1074字
糖尿病患者截肢风险高40倍!做好防护可免90%风险!
内分泌科糖尿病糖尿病足截肢风险血糖控制足部护理定期检查规范护理及时治疗高血糖慢性溃疡感染扩散神经病变血管闭塞抗生素治疗动态血糖监测

内容摘要

糖尿病患者截肢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40倍,良好的血糖控制和足部护理可降低90%的风险。定期检查、规范护理和及时治疗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措施。

近期,九派新闻报道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患有20余年糖尿病的陈建国,在剪脚趾甲时造成轻微皮肤破损,因未及时处理且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伤口恶化为慢性溃疡并引发全身性感染。经过两年内多次手术,他双足10根脚趾全部被截除,左手指尖也出现组织坏死迹象。这一事件暴露出糖尿病患者对足部护理的严重忽视,也引发了对糖尿病足预防体系的深度讨论。

糖尿病足有多可怕?截肢风险是非糖尿病人40倍!

糖尿病足的致病是一个链式反应。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导致足部痛觉减退,患者无法感知早期创伤,就像陈建国剪甲出血都未及时察觉。糖尿病引发的血管内皮损伤还会导致足部血流减少,创面愈合所需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就如同他的伤口一个月都未见好转。高血糖环境为细菌提供了繁殖温床,同时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使得感染容易扩散,陈建国伤口“流脓”“细菌扩散至小腿”就是典型表现。当感染穿透骨膜或引发骨髓炎,且血管闭塞无法通过抗生素和清创控制时,截肢就成了唯一保命手段。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40倍,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在一生中经历足部溃疡,其中约20%需截肢。

哪些因素会诱发糖尿病足?

从个体行为来看,血糖控制失范是重要原因。陈建国“长期饮食不节制”“未规律服药”直接导致血糖波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若持续高于9%,神经病变风险增加3倍。同时,足部护理知识匮乏也会错过早期干预机会,比如剪趾甲时未遵循“平剪勿修圆”原则,还忽视足部每日检查。从医疗资源与健康教育方面来说,基层筛查覆盖率低,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建议每年至少1次足部专业检查,但农村地区仅30%患者接受规范筛查。而且早期红肿可能被误诊为普通炎症,像陈建国自行贴创可贴掩盖症状,导致感染扩散至深部组织。另外,社会支持系统薄弱,患者对家人劝告置若罔闻,也不利于疾病管理。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记住这些要点!

在个体层面,要做到科学的日常防护。血糖控制有黄金标准,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10mmol/L,HbA1c<7%,建议使用动态血糖监测(CGM)技术。足部护理要规范,每日检查足底、趾缝,可用镜子辅助观察;用温水泡脚(水温<37℃,不超过15分钟),避免趾甲过度修剪;选择透气鞋袜,避免赤足行走或穿不合脚鞋履。有创伤时,任何破溃需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菌纱布覆盖,24小时内就医,禁止使用酒精或碘伏直接涂抹开放性伤口。在医疗干预方面,0 - 72小时是黄金期,通过清创、抗生素治疗可阻止感染扩散。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筛查可早期发现缺血,介入手术(如血管成形术)可降低截肢风险50%。此外,还需要系统性健康管理方案,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利用数字化工具监测足部温度、压力分布,预警早期炎症反应。 陈建国的悲剧警示我们,糖尿病管理要转向风险防控,做好日常防护可避免90%截肢风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男生腿疼以为缺钙查出骨癌,青少年骨肉瘤咋早发现?
62岁刘叔被眼镜蛇咬伤,如何急救才正确?
宝妈产后突然长白发?原因和解决办法都在这!
16个月幼儿感染艾滋,家庭内传播链如何阻断?
上海薛女士指压板健身受伤,指压板健身真安全吗?
足浴店按摩猝死,主动脉夹层为何如此致命?
常德景区马蜂伤人,管理漏洞和风险防控何时才能改善?
张靓颖坠台暴露舞台安全短板,完善防护制度刻不容缓!
频繁感冒、排便异常,是免疫力崩溃信号吗?
艺术工作者为何易恐慌发作?该咋应对?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