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一个令人鼓舞的故事。4岁小男孩3年前脊髓损伤后下肢截瘫,可他妈妈3年里从未放弃,一直坚持康复训练。近期,小男孩能站起来走路了,这个家庭的坚持不懈让我们看到脊髓损伤后的希望,其实,这背后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内容,像康复训练、褥疮预防、饮食营养摄入要点以及脊髓损伤预防等知识。
一、脊髓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1.初期阶段
要注重简单的肢体活动。例如从手指和脚趾的轻微屈伸开始,这如同给身体各部位发送信号,让它们重新“觉醒”。然后进行关节的小范围活动,像膝关节、肘关节的屈伸,每次活动可重复10 - 15次,一天进行3 - 5组。
2.中期阶段
随着身体适应能力增强,可增加活动幅度和强度。比如在他人辅助下进行坐立训练,从短暂坐立慢慢延长时间,每次增加1 - 2分钟,逐步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同时,也可进行简单的腰部扭转训练,左右各转动5 - 10次为一组,一天进行3组左右。
3.后期阶段
像新闻中的男孩一样尝试站立和行走训练。站立训练时,可先依靠辅助器材如站立架,从每次站立几分钟开始,逐步增加到十几分钟。行走训练要在专业人员或家人帮助下,先迈小步,从一步、两步开始积累,慢慢增加步数和行走距离。
二、脊髓损伤患者的褥疮预防
1.定时翻身
这是关键的一步。一般每2 - 3小时要给患者翻一次身,这就像给长期受压的身体部位“松绑”,让血液循环重新畅通。夜间也不能忽视,很多人会因疏忽减少翻身次数,这其实很危险的,可以设置闹钟提醒。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天要给患者擦拭身体,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可以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擦拭。如果患者大小便失禁,要及时清理,并且更换干净衣物和床单,防止排泄物刺激皮肤。
三、脊髓损伤患者的饮食要点
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这类食物对患者肌肉修复和生长有很大帮助。 - 瘦肉是很好的选择,富含优质蛋白且易被人体吸收,可做成肉饼汤,将瘦肉剁碎,加适量水和少许盐,蒸熟后给患者食用。 - 鱼类也是优质蛋白质来源,像鲈鱼肉质鲜嫩,清蒸做法既保留营养又易消化。 - 豆类含有丰富植物蛋白,例如黄豆,可做成豆浆给患者每天喝一杯补充营养。
2.新鲜蔬菜水果
它们能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 菠菜富含铁和多种维生素,清炒菠菜口感好且营养丰富。 - 苹果含有丰富果胶和维生素C,削皮后给患者吃,方便又健康。 - 香蕉富含钾元素,对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有益,可做成香蕉泥给患者食用。
四、脊髓损伤的预防
1.家庭环境
要确保家具摆放稳定,避免孩子攀爬时家具倾倒砸伤,比如将衣柜靠墙固定,防止孩子玩耍时推倒衣柜。窗户要安装防护栏,防止孩子从高处坠落,防护栏间距要合适,既能防止孩子钻出,又不影响通风采光。
2.户外环境
要选择安全游乐场所,避免有尖锐物体或破旧设施的地方,像废弃建筑工地绝不能让孩子进入玩耍。在孩子进行运动如骑自行车、滑滑梯时,要做好防护措施,给孩子戴上头盔、护肘、护膝等。
脊髓损伤对患者和家庭都是巨大挑战。通过康复训练、褥疮预防、合理饮食以及危险环境预防等多方面努力,能从不同角度保障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更多人重视这些知识,给予脊髓损伤患者更多关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