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肩痛别乱治!滑囊炎肩周炎这样区分才能对症下药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9-17 15:08:49阅读时长3分钟1282字
肩痛别乱治!滑囊炎肩周炎这样区分才能对症下药
骨科滑囊炎肩周炎肩部疼痛运动损伤

内容摘要

通过对比滑囊炎与肩周炎的发病机制、症状特征及治疗原则,帮助读者精准识别两种肩部疾病,避免误诊误治,提供针对性的日常护理方案与就医指导。

肩膀痛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问题,但不少人分不清自己是滑囊炎还是肩周炎——这两种都是常见的肩痛原因,可发病道理和怎么治差别特别大。

滑囊的生理功能与病理改变

滑囊是关节周围一个个封闭的“小囊袋”,里面有滑膜组织能分泌滑液,主要作用是减少肌腱和骨头之间的摩擦,就像机器上的“润滑油垫”。肩关节周围有好几个滑囊,其中三角肌下面的滑囊最大,主要负责减震。如果因为过度用肩、被压到或者感染引发炎症,滑囊里的滑膜会分泌太多滑液,导致囊袋肿起来,还会释放炎症因子让肩膀疼。

肩周炎的病理特征

肩周炎其实是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慢性老化磨损。长期姿势不对、用肩太多或者受凉,会让肩关节囊慢慢增厚、粘在一起,连带着负责肩膀活动的肌肉力气也下降。整个过程会经历三个阶段:先疼得厉害(疼痛期),然后肩膀越来越动不了(冻结期),最后慢慢恢复(解冻期),最典型的就是肩膀活动范围越来越小。

症状鉴别要点

滑囊炎的疼跟姿势关系特别大,大多是肩峰下面一阵锐痛,尤其是手臂举到60-120度的时候(比如抬胳膊够高处的东西),疼得更厉害,放下来马上就缓解。急性发作时可能会肿,但肩膀还能正常活动。
肩周炎的疼是持续的钝痛,晚上更严重,而且肩膀各个方向都动不了——早期最明显的是没法往外转肩膀(比如反手摸后背),后来连往前抬、往怀里转都不行,梳头、穿衣服这些日常动作都费劲。

临床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先做几个简单检查初步判断:

  1. 空罐试验:让你侧躺着主动抬胳膊,如果自己抬不动但别人帮着抬能抬起来,可能是滑囊炎;
  2. 肩关节活动度测试:如果自己动不了,别人帮着动也动不了,更可能是肩周炎。

再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认:

治疗策略差异

治疗方式 滑囊炎 肩周炎
急性期处理 先让肩膀休息(局部制动),再做理疗 先缓解疼痛,还要适当动一动保持活动度
药物治疗 可能往滑囊里打糖皮质激素(医生操作) 主要吃非甾体抗炎药(消炎症止疼)
物理治疗 超声引导下抽积液减压 系统做关节松动训练
康复运动 不疼了之后慢慢练肌肉力气 坚持练肩膀活动范围

最近有研究说,体外冲击波治疗滑囊炎有效率能到82%;而打太极比传统疗法更能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膀活动度。

日常防护措施

预防滑囊炎要注意:

肩周炎防护重点: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1. 疼了2周还没好;
  2. 自己抬胳膊抬不到90度(比如平举都费劲);
  3. 晚上疼得醒过来,而且老这样;
  4. 肩膀发热或者皮肤发红;
  5. 自己敷膏药、揉了之后反而更疼。

其实早期准确分清是滑囊炎还是肩周炎,对恢复特别重要。通过症状、医生的检查和影像学结果,就能找准问题,针对性治疗。大家别自己瞎试膏药或者理疗,先找专业医生看看——建立正确的认知,配合治疗,肩膀疼才能真正好起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