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眼前段疾患Unspecified Disorders of the eyeball - anterior segment

更新时间:2025-06-19 03:03:27
编码9B3Z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the eyeball - anterior segment、未特指的眼前段疾患、眼前节疾患
缩写未特指眼前段疾患、未特指眼前节疾患
别名眼前段疾病、眼前段病变、眼前段异常、眼前段问题

未特指的眼前段疾患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发现明确眼前段病变证据(如角膜混浊、前房炎症、虹膜异常等),同时排除其他特指疾病(如感染性角膜炎、青光眼、葡萄膜炎等)。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症状组合:至少满足两项典型主观症状(红眼、眼部疼痛、视力下降、异物感、畏光)。
    • 体征组合:至少满足一项客观体征(结膜充血、角膜混浊、瞳孔异常、前房闪辉)。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实验室支持
      • 炎症标志物异常(CRP > 5 mg/L 或 ESR > 20 mm/h)。
      • 病原学检测阴性(排除感染性病因)。
    • 影像学支持
      • 裂隙灯检查显示眼前段结构异常(角膜水肿/混浊、前房细胞阳性)。
      • OCT显示角膜厚度异常(> 550 μm)或前房深度异常(< 2.5 mm)。
  4. 阈值标准

    • 确诊:符合金标准 + 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符合必须条件 + 至少两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视力检查] A --> C[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A --> D[眼压测量] B --> E[视力矫正需求评估] C --> F[角膜荧光素染色] C --> G[前房深度评估] D --> H[排除青光眼] F --> I[角膜上皮缺损判断] G --> J[前房炎症分级] J --> K[UBM/OCT进一步评估] K --> L[前房结构定量分析]

  2. 判断逻辑

    • 裂隙灯显微镜
      • 角膜混浊/水肿 → 提示角膜病变(需排除感染)。
      • 前房细胞阳性 → 提示炎症活动(需分级评估)。
    • OCT/UBM
      • 角膜增厚(> 550 μm) → 支持非感染性炎症。
      • 前房变浅(< 2.5 mm) → 提示虹膜-晶状体异常。
    • 病原学检测
      • 培养/PCR阴性 → 支持非感染性病因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炎症标志物

    • CRP > 5 mg/L:提示活动性炎症,需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
    • ESR > 20 mm/h:非特异性炎症指标,需结合临床表现解读。
  2. 自身抗体检测

    • ANA/RF阳性:提示潜在自身免疫性病因(如干燥综合征),需全身评估。
  3. 泪液功能检测

    • Schirmer试验 < 5 mm/5 min:确诊干眼症,提示泪腺功能障碍。
  4. 血常规

    • 白细胞 > 10×10⁹/L:需警惕感染性并发症(如继发性眼内炎)。
  5. 病原学检测

    • 培养/PCR阴性:支持非感染性眼前段疾患的诊断方向。

四、总结

参考文献
《中华眼科杂志》眼前段疾病诊疗共识
ICO(国际眼科理事会)《前节疾病诊断指南》

分部结膜疾患9A60-9A6Z
分部角膜疾患9A70-9A7Z
分部前房疾患9A80-9A8Z
分部前葡萄膜疾患9A90-9A9Z
分部瞳孔功能性疾患9B00-9B0Z
分部晶状体疾患9B10-9B1Z
条目瞳孔结构异常LA11.6
条目其他特指的眼前段疾患9B3Y
条目未特指的眼前段疾患9B3Z
条目其他特指的眼前段结构性发育异常LA11.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