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胎儿或新生儿未特指的细菌感染Unspecified Other bacterial infections of the fetus or newborn

更新时间:2025-06-18 23:46:33
编码KA61.Z

关键词

索引词Other bacterial infections of the fetus or newborn、胎儿或新生儿未特指的细菌感染、胎儿或新生儿的其他细菌感染、新生儿先天性细菌感染、先天性梭菌感染、先天性沙门菌感染、其他和未特指的链球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细菌感染、其他和未特指的葡萄球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细菌感染、厌氧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细菌感染
缩写新生儿细菌感染、胎儿细菌感染
别名新生儿不明原因细菌感染、胎儿不明原因细菌感染

胎儿或新生儿未特指的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血液/脑脊液/脐部分泌物中分离培养出致病细菌(如大肠埃希菌、B族链球菌等)。
      •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检出细菌特异性基因(如GBS的cfb基因)。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核心临床表现组合
      • 体温调节异常(≥38℃或≤36℃)合并喂养困难(拒食/吸吮无力)。
      •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急促>60次/分、三凹征)伴炎性标志物升高(CRP>10 mg/L)。
    • 高危因素
      • 母亲产前发热/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18小时、早产儿(<37周)。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2项核心临床表现
      • 炎性标志物异常(CRP>10 mg/L或PCT≥2 ng/mL)
      • 至少1项高危因素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床旁监测] B --> B1[血常规+分类] B --> B2[CRP/PCT] B --> B3[血/脑脊液培养] B --> B4[血清学检测] C --> C1[胸部X线] C --> C2[颅脑超声] C --> C3[腹部超声] D --> D1[持续体温监测] D --> D2[心肺功能监测]

判断逻辑

  1. 血常规+分类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000/μL或杆状核/中性粒细胞比值>0.2提示感染
    • 血小板<100×10⁹/L提示重症可能
  2. CRP/PCT动态监测
    • CRP>10 mg/L或48小时上升>50%支持细菌感染
    • PCT≥2 ng/mL提示全身性感染(优于CRP)
  3. 影像学检查
    • 胸片斑片影+呼吸窘迫→肺炎
    • 颅脑超声显示脑室扩大/回声增强→脑膜炎
  4. 培养结果解读
    • 单一部位阳性需结合临床表现
    • 血+脑脊液/尿液双阳性可确诊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白细胞计数 足月儿9-30×10⁹/L <5×10⁹/L:骨髓抑制;>30×10⁹/L:应激反应或严重感染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6-26×10⁹/L(生后24h) <5×10⁹/L:感染高风险;杆状核/中性粒细胞>0.2:急性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CRP) <10 mg/L >10 mg/L:提示细菌感染;48h内上升>50%:感染进展
降钙素原(PCT) <0.5 ng/mL ≥2 ng/mL:高度提示败血症;>10 ng/mL:感染性休克风险
血培养 阴性 阳性确诊菌血症,但需排除污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需双份阳性)
脑脊液检查 WBC<20/μL WBC>100/μL+糖<1.5 mmol/L:细菌性脑膜炎;蛋白>1.5 g/L:血脑屏障破坏

处理建议


四、总结

参考文献

  1. 《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
  2.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
  3. WHO《新生儿感染管理指南》(2023修订版)
条目先天性结核病KA61.0
条目新生儿李斯特菌病KA61.1
条目早期先天性梅毒,有症状1A60.0
条目早期先天性梅毒,潜伏性1A60.1
条目新生儿坏死性筋膜炎1B71.2
条目新生儿破伤风1C15
条目胎儿或新生儿未特指的细菌感染KA6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