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骨、关节和肌肉系统病类(TM1)Unspecified Bone, joint and muscle system disorders (TM1)

更新时间:2025-06-18 16:14:24
编码SC6Z

关键词

索引词Bone, joint and muscle system disorders (TM1)、未特指的骨、关节和肌肉系统病类(TM1)
别名未特指骨关节肌肉系统病类、未特指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未分类骨关节肌肉系统病症、未明确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不明原因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

未特指的脊柱退行性病变(FA8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影像学确诊:通过X线、CT或MRI证实存在椎间盘高度降低、椎体边缘骨赘形成、小关节肥大或韧带骨化。
    • 排除其他疾病:排除感染、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特发性脊柱病变。
  2. 必须条件

    • 临床症状:持续性颈痛、背痛或腰痛,伴或不伴放射性疼痛(如坐骨神经痛)。
    • 影像学证据
      • X线显示椎间隙狭窄、骨赘形成(≥2个相邻椎体)。
      • MRI提示椎间盘退变(如T2加权像信号减低、纤维环撕裂)。
  3. 支持条件

    • 年龄相关性:患者年龄≥40岁,退变程度与年龄相符。
    • 功能受限:脊柱活动度减少(如颈椎前屈<30°,腰椎前屈<60°)。
    • 炎症标志物阴性:CRP<10 mg/L,ESR<20 mm/h,排除活动性炎症。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影像学检查
    │ ├─ X线(首选):观察骨赘、椎间隙狭窄
    │ ├─ MRI(金标准):评估椎间盘、脊髓及软组织
    │ └─ CT:明确骨性结构细节(如小关节肥大)
    ├─ 实验室检查
    │ ├─ CRP/ESR:排除炎症
    │ └─ 血钙/维生素D:评估代谢因素
    └─ 电生理检查
    └─ 肌电图(EMG):鉴别神经根受压

  2. 判断逻辑

    • X线:若显示椎体边缘骨赘≥3 mm或椎间隙狭窄>50%,支持退行性病变。
    • MRI
      • 椎间盘T2信号减低(Modic改变Ⅰ-Ⅲ型)提示退变。
      • 小关节积液或滑膜囊肿提示继发性压迫。
    • CT三维重建:明确骨性椎管狭窄程度(矢状径<10 mm为绝对狭窄)。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1. 血沉(ESR)

    • 正常范围:男性<15 mm/h,女性<20 mm/h。
    • 异常意义:>30 mm/h需排除感染或类风湿性疾病。
  2. C反应蛋白(CRP)

    • 正常范围:<10 mg/L。
    • 异常意义:>20 mg/L提示需排查感染或急性炎症。
  3. 血清钙/维生素D

    • 正常范围:钙2.2-2.6 mmol/L,维生素D>30 ng/mL。
    • 异常意义:低钙/维生素D缺乏可能加速骨质增生。
  4. 类风湿因子(RF)

    • 正常范围:<20 IU/mL。
    • 异常意义:阳性需排除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

未特指的关节紊乱或肢体畸形(FA3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影像学确诊:X线/MRI显示关节结构异常(如半脱位、关节间隙不对称)或肢体形态改变(如成角畸形)。
    • 排除特定疾病:排除先天性畸形(如马蹄内翻足)、创伤后畸形及自身免疫性关节病。
  2. 必须条件

    • 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受限(如膝关节屈曲<90°)或肢体负重异常(如跛行)。
    • 影像学证据
      • X线显示关节对位不良(如髌骨外移>5 mm)。
      • MRI提示韧带松弛或软骨磨损(Outerbridge分级≥Ⅱ)。
  3. 支持条件

    • 疼痛特点:活动相关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 体格检查:关节稳定性测试阳性(如Lachman试验)。
    • 生物力学异常:步态分析显示代偿性姿势(如Trendelenburg步态)。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影像学评估
    │ ├─ X线(负重位):评估关节对线
    │ ├─ MRI:软组织及软骨评估
    │ └─ 超声:动态观察肌腱/韧带
    ├─ 实验室筛查
    │ ├─ RF/抗CCP: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
    │ └─ 尿酸:排除痛风
    └─ 功能评估
    └─ 步态分析:量化运动模式异常

  2. 判断逻辑

    • X线负重位:膝关节内翻角>5°或外翻角>10°提示力线异常。
    • 超声动态检查:肌腱滑移受限或钙化支持慢性劳损诊断。
    • 步态分析:足底压力中心偏移>15%提示代偿性畸形。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1. 类风湿因子(RF)

    • 正常范围:<20 IU/mL。
    • 异常意义:阳性需进一步检测抗CCP抗体以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
  2. 血尿酸

    • 正常范围:男性<420 μmol/L,女性<360 μmol/L。
    • 异常意义:>480 μmol/L提示痛风性关节炎可能。
  3. 抗核抗体(ANA)

    • 正常范围:滴度<1:80。
    • 异常意义:阳性需排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
  4. 肌酸激酶(CK)

    • 正常范围:男性<190 U/L,女性<170 U/L。
    • 异常意义:升高提示肌肉损伤(如创伤性肌炎)。

总结

参考文献

分部痹病(TM1)SC50-SC5Z
条目转筋(TM1)SC60
条目腰痛(TM1)SC61
条目麻木(TM1)SC62
条目痿证(TM1)SC63
条目其他特指的骨、关节和肌肉系统病类(TM1)SC6Y
条目未特指的骨、关节和肌肉系统病类(TM1)SC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