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艺人谢霆锋在个人社交媒体发布的一段"悬空转呼啦圈"挑战视频火了。视频里,他仅用双脚支撑身体在空中旋转呼啦圈,还能同时玩手机。这一高难度动作迅速引发网络热议,不少人跟着掀起了模仿热潮。谢霆锋此举本是为鼓励大家参与健身,但他也在评论区明确表示,不建议所有人尝试这类高难度动作,强调运动要确保安全。然而,还是有部分网友因缺乏专业训练,在模仿时差点摔倒受伤,临床上也已接诊多例因不当运动导致损伤的患者。
"悬空转呼啦圈",危险可不小
医生提醒大家,"悬空转呼啦圈"这个动作对腰背肌力量要求极高。普通人要是没经过专业训练就盲目模仿,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像脊柱骨折、肌肉拉伤,甚至有瘫痪的风险。该动作需要保持身体悬空状态下进行旋转,容易造成腰椎过度伸展,引发椎间盘突出等损伤。此外,体位性低血压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昏厥跌倒的情况。特别是中老年人群,由于骨质疏松,骨骼强度和韧性下降,在运动中稍微受到外力冲击就可能发生骨折。临床接诊案例显示,有健身爱好者模仿该动作导致腰椎扭伤,被紧急送医治疗。
为何不能盲目模仿?
这个动作需要同时具备强大的腰背肌力量、核心稳定性和平衡能力。腰背肌群不仅需要维持身体悬空状态,还要控制呼啦圈的旋转轨迹。普通人缺乏针对性的肌力训练,往往难以维持正确姿势,容易造成肌肉代偿性损伤。当人体突然改变体位时,血液重新分布导致脑部暂时性缺血,这正是体位性低血压引发晕厥的医学原理。对于骨质疏松人群来说,即使是轻微的外力冲击,也可能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这种损伤在X光片表现为椎体前缘高度丢失超过20%。
正确运动,远离危险
选择运动方式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身体虚弱者可选择步行、水中运动等低冲击项目,建议初始阶段每次15-20分钟,每周3次,逐渐增加至30分钟。有一定基础者可尝试抗阻训练,但要注意控制负荷,一般以能完成12-15次/组的重量为宜。高难度动作必须在专业教练监护下进行,建议先通过平板支撑、鸟狗式等动作强化核心肌群。运动前应进行10-15分钟动态热身,重点激活腰背部和核心肌群,运动后需进行静态拉伸,每个肌群保持30秒。
运动安全小贴士
开始新运动前建议进行运动风险评估,包括心血管功能、骨密度检测等。选择运动装备时,要注意鞋具的缓冲性能和支撑性,推荐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运动鞋。运动强度可通过心率监测控制,建议最大心率不超过(220-年龄)×70%。出现运动损伤时应遵循"POLICE"原则:保护(Protect)、适当负荷(Optimal Loading)、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肌肉拉伤急性期(48小时内)切忌热敷和按摩。
运动安全,人人有责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需多管齐下。除了充分热身,还要注意运动环境安全,避免在湿滑地面进行平衡性训练。推荐大众选择椭圆机、固定自行车等低风险有氧器械,或参加有保护措施的团体课程。制定运动计划应考虑个体差异,建议咨询运动医学专家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运动医学专家强调,任何训练都应遵循生物力学原理,避免超出关节活动度的极限位置,这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准则。
科学运动需要建立在解剖学基础和生理学规律之上。建议健身爱好者定期进行体态评估和肌力测试,根据专业报告调整训练方案,让运动真正成为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