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滨州职业学院413人次就医,诺如病毒校园咋防控?

作者:范致远
2025-10-18 11:00:01阅读时长3分钟1066字
滨州职业学院413人次就医,诺如病毒校园咋防控?
感染科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校园防控食品卫生环境消杀应急响应传染病防控消毒措施高传染性病毒传播学生健康卫生管理餐具消毒感应式洗手隔离观察防控演练

内容摘要

滨州职业学院突发诺如病毒感染事件,413人次就医。诺如病毒高传染性,通过食物、水源和接触传播。校园防控需加强食品卫生、环境消杀和应急响应,确保学生健康。

近期,山东省滨州市滨州职业学院突发群体性呕吐、腹泻事件,截至10月17日,累计413人次就医,17人住院治疗,均为轻症。经检测,此次疫情由诺如病毒感染引发,目前疫情传播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暴露出校园传染病防控体系存在薄弱环节。

诺如病毒为何在校园高发?

诺如病毒具有高传染性,仅18个病毒颗粒就能致病,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病毒载量极高,可通过污染食物、水源或接触被污染物体表面传播。它在室温下能存活数天,60℃水温中存活72小时,常规消毒剂无效,需含氯消毒剂(浓度≥1000ppm)作用10分钟以上才能灭活。感染后12 - 48小时会出现突发性呕吐(儿童多见)、水样腹泻(成人多见)等症状,通常持续2 - 3天,但排毒期可达2 - 3周。 校园成为诺如病毒高发地,原因众多。宿舍、食堂等场所人员密集,共用卫生间、餐具等加速了病毒传播。食堂员工带病上岗、生熟食材混放等卫生管理漏洞,也易导致病毒污染。部分学生忽视手部卫生、共用餐具等,增加了感染风险。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暴发的首要病原体,校园聚集性疫情占比超60%,其中80%与食堂卫生管理不善相关。

本次疫情暴发的风险点在哪?

食品供应链存在诸多风险。食堂冷链食品可能未充分加热,员工操作时未佩戴手套污染食材,配送环节也可能受到污染。原料采购若未严格查验供应商资质,冷冻食品储存温度不达标,都会导致病毒存活。 环境交叉污染隐患也不容忽视。公共卫生间未配备感应式洗手设施,学生手部清洁不彻底,接触高频接触表面后易污染公共餐具或食物。呕吐物清理流程不当,保洁人员未穿戴防护装备,仅用普通清洁剂处理,无法彻底杀灭病毒。 此外,应急响应延迟也是问题之一。初期症状出现时,部分学生未及时就医,校方未第一时间启动病例报告制度,导致病毒在隐蔽期扩散。而且消杀物资储备不足,初期仅使用酒精消毒,未能有效杀灭病毒。

如何防控诺如病毒?

防控诺如病毒,需从食品卫生、环境消杀和应急响应等方面入手。食品卫生方面,要建立供应商资质动态审核机制,确保冷冻食品充分加热,员工操作时佩戴手套。餐具采用蒸汽消毒(100℃,≥15分钟)或含氯消毒剂浸泡(浓度2000ppm,≥30分钟)。 环境消杀要做到标准化。高频接触表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浓度1000ppm)擦拭至少3次,呕吐物用吸水材料覆盖后喷洒5000ppm含氯消毒剂处理。卫生间增设感应式洗手装置和烘干机,配备含酒精免洗洗手液。 应急响应机制也需完善。校医室对连续2例以上相似症状病例要快速上报,2小时内向疾控部门通报。设立独立隔离观察区,患者呕吐物按医疗废物处理,接触者佩戴口罩并限制活动范围。通过多种方式普及“七步洗手法”,禁止共用餐具、直接接触呕吐物等行为,定期开展防控演练。 校园传染病防控需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建立立体防控体系,学生要养成“手卫生优先”习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31岁白领快速转头竟脑梗,青年如何远离脑梗风险?
生活检点的林女士咋感染阴虱?防治方法大揭秘!
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最高组,患肺癌风险增加41%!
湖北男子带多动症儿子徒步,运动干预ADHD真能治好吗?
高速低血糖危机!无人机救援守护全民健康刻不容缓!
何炅‘又近视又老花’咋办?医学妙招与护眼秘籍来了!
5岁女孩落水自救成功,早期安全教育真有这么神?
胶质瘤治疗需警惕!公众‘三查三不’减少悲剧发生
29岁小李险丧命,急性肠系膜缺血为何如此致命?
杜特尔特羁押健康危机,如何破解系统性难题?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