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一位 71 岁的老人在一家口腔诊所进行种植牙治疗时,遭遇意外。牙齿修复手术中,老人突感喉咙刺痛,一枚 3 厘米长的种植钻头不见了。医护人员紧急安排 X 光和 CT 扫描,发现钻头经食管进入胃部,最终卡在小肠空肠部位。因钻头尖端锋利,犹如“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肠穿孔或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危及老人生命。好在医生当机立断,采用小肠镜技术非手术取异物,经过一个多小时努力,成功从小肠取出钻头,老人术后身体状况稳定并顺利出院。
医疗意外潜藏的健康风险,你知道吗
这次老人吞下钻头的意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凸显出医疗程序中可能隐藏的健康风险。要知道,那尖锐的钻头若没及时取出,在肠道里就如一把“利刃”。肠道管壁脆弱,钻头尖锐一端随时可能划破肠壁,造成肠穿孔。这可不是小事,一旦肠穿孔,肠道里的细菌等有害物质就会跑到腹腔,引发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而且,钻头还可能损伤消化道血管,导致消化道大出血。这也提醒我们,哪怕是补牙这种看似平常的医疗操作,都不能掉以轻心。接受医疗服务前,一定要主动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医院的应对预案,积极和医护人员沟通,让自己对整个医疗过程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医疗意外发生,原因究竟出在哪
- 患者角度:老年人身体机能大不如前,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变得迟钝,就像汽车刹车系统老化,反应不灵敏。接受医疗操作时,他们对口腔内异物不能像年轻人那样迅速做出反应,所以更容易误吞异物。
- 医疗机构角度:
-
医务人员操作不够小心谨慎,没有固定好工具,导致钻头意外掉落。
- 诊所设备管理和安全检查存在漏洞,如同汽车平时不检查,关键时刻易出故障,设备隐患、松动部件都没及时排查。
- 意外发生后虽有紧急处理和检查,但暴露出预防此类事故的培训不足。若提前做好培训,或许能在事故前察觉风险,降低伤害。
-
面对医疗意外,如何应对防范
- 个人层面:选择医疗机构要擦亮眼睛,选正规、专业且口碑好的。接受涉及小型工具或器械操作的医疗程序前,仔细观察机构环境和设备状况。医疗过程中遭遇类似意外,立刻向医护人员反映,绝不能拖延。对于老年人,家人平时要多关心、多提醒,陪老人看病时主动了解医疗操作过程和风险。
- 医疗机构层面: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培训,制定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定期检查设备安全性,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从各个环节筑牢防线,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此次老人补牙时吞下钻头的意外事件令人警醒。大家要吸取教训,就医多留心,重视自身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