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60岁以上老人出现睡眠异常,建议尽早神经内科检查!

作者:张熙
2025-03-22 09:05:01阅读时长2分钟907字
60岁以上老人出现睡眠异常,建议尽早神经内科检查!
神经科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RBD睡眠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老年人神经内科睡眠健康梦境行为同步肌肉松弛异常预防治疗氯硝西泮认知行为疗法体检健康保护

内容摘要

60岁以上老人出现睡眠异常行为,如大喊大叫、拳打脚踢,可能是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RBD),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检查。RBD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发展为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近期,70岁的庄先生入睡后常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甚至有坠床或伤人的情况,这一现象引发众人关注。经专业诊断,他被确诊为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RBD)。这种疾病的特别之处在于梦境与行为同步,患者梦中经历会通过身体动作表现出来。更可怕的是,约50%的患者在10至15年后可能发展为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揭秘庄先生怪病来龙去脉

前段时间,庄先生开始在睡眠中频繁出现异常行为,大喊大叫、拳打脚是常有的事。多次受伤后,他前往医院就诊,最终被确诊为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RBD)。医生解释,RBD是一种较为罕见却严重的睡眠障碍,患者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会失去肌肉松弛状态,使得梦境中的动作在现实中表现出来。

RBD:睡眠中的潜伏危机

RBD的症状较为明显,患者会将梦中情境通过身体动作展现,如拳打脚、大喊大叫等。研究数据犹如一记警钟,显示它可能是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或多系统萎缩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信号。在RBD发病后的5至14年间,35%至92%的患者可能发展为这些疾病。这意味着,RBD不仅搅乱患者的睡眠质量,还会带来意外伤害,更会如一颗定时炸弹般增加患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风险。想象一下,患者在睡梦中拳打脚,可能伤到自己或身边的人,长期睡眠质量差也会侵蚀身体健康。

哪些因素诱发RBD

目前认为,RBD可能与大脑中控制睡眠和清醒状态的区域功能异常有关。而年龄、遗传因素、某些药物的使用以及神经系统疾病,都可能是RBD的风险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预防治疗RBD有妙招

预防RBD,需从生活点滴入手:

在治疗方法上:

同时,建议患有RBD的患者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庄先生的经历提醒我们,睡眠中的异常行为不容忽视,老年人更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了解RBD的相关知识,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大家一定要重视睡眠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14岁男孩患抑郁休学四年,家庭支持助他重见彩虹!
基层医疗用血制度咋平衡供需与权益?
23岁小美极端减肥患进食障碍,这病咋盯上人的?
詹姆斯坐骨神经痛咋回事?应对方案全揭秘!
女子高原徒步遇险!高原反应死亡率30%-50%,2-4小时是救援黄金期
旅游吃特色小吃血糖易波动,如何精准管理血糖?
西安男子8瓶啤酒下肚,膀胱咋就“崩”了?
成人超10颗儿童5颗!银杏果食用过量很致命!
泰国男子被蚂蚁咬后身亡,小小蚂蚁为何如此致命?
哪些人易患带状疱疹?如何预防?一文读懂!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