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其他特指的内因子缺乏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Other specified Vitamin B12 deficiency anaemia due to intrinsic factor deficiency

更新时间:2025-06-18 16:06:53
编码3A01.3Y

关键词

索引词Vitamin B12 deficiency anaemia due to intrinsic factor deficiency、其他特指的内因子缺乏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亚急性联合脊髓变性、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食物B12吸收不良、与全胃切除术相关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缩写恶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内因子缺乏性贫血
别名因-内因子-问题-导致-的-维生素-B12-不足-贫血、因-特定-内因子-缺陷-引发-的-维生素-B12-缺乏-贫血

其他特指的内因子缺乏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血清维生素B12浓度 < 200 pg/mL(化学发光法)或 < 148 pmol/L(国际单位)。
    • 内因子缺乏的直接证据
      • 胃液分析显示内因子分泌量显著减少(< 200 U/h,正常值 > 1000 U/h)。
      • 内因子抗体检测阳性(Ⅰ型或Ⅱ型抗体)。
    • 胃黏膜病理学证据:胃黏膜活检显示壁细胞萎缩或消失(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术后改变)。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巨幼细胞性贫血特征
      • 外周血大细胞性贫血(MCV > 100 fL),伴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
      • 骨髓涂片见巨幼红细胞(核质发育失衡)及巨晚幼粒细胞。
    • 代谢产物异常
      • 血清甲基丙二酸(MMA)升高(> 0.4 μmol/L)。
      • 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 15 μmol/L)。
    • 神经功能损害证据
      • 脊髓MRI显示颈段/胸段后索T2高信号(亚急性联合变性)。
      • 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3. 排除条件

    • 排除膳食性维生素B12缺乏(如严格素食者)。
    • 排除回肠吸收障碍(如克罗恩病、短肠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初步筛查
    │ ├─血清维生素B12检测
    │ └─全血细胞计数(MCV、RDW)

    ├─病因确认
    │ ├─胃液内因子定量
    │ ├─内因子抗体检测(Ⅰ型/Ⅱ型)
    │ └─胃镜检查+黏膜活检

    ├─代谢评估
    │ ├─血清甲基丙二酸(MMA)
    │ └─同型半胱氨酸(Hcy)

    └─神经系统评估
    ├─脊髓MRI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2. 判断逻辑

    • 血清维生素B12:若低于临界值需结合临床表现,注意假性降低(如妊娠、多发性骨髓瘤)。
    • MMA与Hcy:两者同时升高特异性达98%,可鉴别维生素B12与叶酸缺乏(叶酸缺乏仅Hcy升高)。
    • 胃液分析: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可直接诊断,无需此项;慢性胃炎患者需结合抗体检测。
    • MRI检查:阴性结果不排除早期神经病变,需结合电生理检查。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血清维生素B12

    • < 200 pg/mL:明确缺乏,需补充治疗。
    • 200-300 pg/mL:灰区值,需结合MMA/Hcy判断。
  2. 甲基丙二酸(MMA)

    • > 0.4 μmol/L:提示维生素B12代谢障碍,需与遗传性甲基丙二酸血症鉴别。
  3. 同型半胱氨酸(Hcy)

    • > 15 μmol/L:反映甲硫氨酸合成受阻,心血管风险增高。
  4. 骨髓巨幼变

    • 红系巨幼变 > 10%:特异性支持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 粒系巨变(巨晚幼粒细胞):与感染/药物性巨幼变鉴别。
  5. 内因子抗体

    • Ⅰ型抗体(阻断抗体):抑制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结合,特异性高。
    • Ⅱ型抗体(结合抗体):影响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物回肠吸收。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条目恶性贫血3A01.30
条目其他特指的内因子缺乏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3A01.3Y
条目未特指的内因子缺乏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3A01.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