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百科
ICD疾病
国内健康
热点新闻
疾病科普
健康生活
四季养生
健康新闻
医药产经
公共卫生
医学成果
环球医讯
干细胞与抗衰老
硒与微生态
外泌体知识
健康研究
AI与医疗健康
心脑血管
认知障碍
创新药物
家医百科
ICD疾病
ICD扩展码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操作后左心房穿孔
Postprocedural left atrial perforation
更新时间:2025-06-18 11:16:40
定义
症状
诊断
同类
编码
BE1F.0
路径
11
循环系统疾病
BE10 - BE1F.1
操作后循环系统疾患
BE1F
操作后左心房并发症
BE1F.0
操作后左心房穿孔
关键词
索引词
Postprocedural left atrial perforation、操作后左心房穿孔
展开
缩写
PLAP
展开
别名
左房穿孔、心房壁穿孔、左心房壁破裂、左心房壁破损、左心房壁撕裂
展开
(BE1F.0)操作后左心房穿孔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急性期症状
突发剧烈胸痛
:
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刀割样或压榨性疼痛(发生率:常见)。
可能放射至左肩或背部(发生率:较少见)。
呼吸困难
:
与心包填塞或胸腔积液相关,表现为端坐呼吸或窒息感(发生率:高,70%-90%)。
晕厥或休克
:
急性心包填塞导致心输出量骤降(发生率:低,10%-20%)。
慢性或延迟性症状
持续性胸闷或乏力
:
少量心包积液或慢性渗漏导致(发生率:较少见,20%-30%)。
心悸或心律失常
:
穿孔后局部炎症或电传导异常诱发房颤/房扑(发生率:罕见,<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急性体征
心包填塞三联征
:
低血压
(收缩压<90mmHg,发生率:高,80%-90%)。
颈静脉怒张
(发生率:常见,60%-80%)。
心音遥远或消失
(发生率:高,70%-85%)。
奇脉
:
吸气时收缩压下降>10mmHg(发生率:特异性强,但仅见于50%-60%的急性填塞病例)。
慢性体征
心包摩擦音
:
少量积液未完全填塞时可能闻及(发生率:较少见,10%-20%)。
局部胸壁压痛
:
穿孔部位对应体表区域压痛(发生率:非特异性,5%-10%)。
影像学特征
超声心动图(首选)
:
心包积液
:
积液量迅速增加,伴右心房舒张期塌陷(敏感性>90%)。
左心房壁连续性中断
:
直接显示穿孔部位(特异性高,但检出率受操作者经验影响,约50%-70%)。
CT血管成像
:
左心房壁缺损
:对比剂外溢至心包腔(特异性>95%)。
合并血肿或假性动脉瘤
(发生率:延迟性并发症,5%-15%)。
X线胸片
:
心影增大
(“烧瓶心”征象,发生率:非特异性,60%-80%)。
实验室特征
心包穿刺液分析
(紧急情况下):
血性积液
:与穿孔直接相关(发生率:高,80%-90%)。
凝血功能异常
:见于抗凝治疗患者(发生率:与基础治疗相关)。
血液动力学监测
:
中心静脉压升高
(>15mmHg,发生率:急性填塞时>90%)。
注释
急性期风险分层
:心脏压塞是致死性并发症,需紧急处理(死亡率未干预时>80%)。
延迟性表现
:部分病例在术后数小时至数天出现症状,需密切监测(文献提示迟发穿孔占10%-15%)。
高危人群
:左心房扩大、既往心脏手术史、术中复杂导管操作者风险显著升高(文献报告风险增加3-5倍)。
参考文献
:
《心脏病学》第9版(急性心包填塞诊断标准)
《循环系统疾病诊疗指南》(影像学评估流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病例数据库(2015-2023年术后并发症分析)
同类疾病
顶部
条目
操作后左心房穿孔
BE1F.0
条目
植入装置引起的左心房侵蚀
BE1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