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脑脊髓畸形Amyelencephaly
更新时间:2025-06-18 20:36:30
关键词
索引词Amyelencephaly、无脑脊髓畸形、无脑脊髓畸胎
无脑脊髓畸形(LA00.3)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产前影像学证据:
- 超声检查显示颅顶骨(额骨、顶骨、枕骨)连续性中断,脑组织无正常结构(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完全或部分缺如)。
- MRI确认脊髓结构未闭合或仅存纤维索(神经基板残留)。
- 出生后病理学证据:
- 尸检证实大脑及脊髓组织缺失,伴颅骨缺损和头皮覆盖缺失。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产前:羊水过多(羊水指数>25 cm)伴胎儿吞咽功能异常。
- 出生后:"蛙眼"征(眼球突出)、自主呼吸无法建立(100%)、存活时间<24小时。
- 实验室标志物:
- 羊水甲胎蛋白(AFP)>2.5 MoM(中位数倍数)。
- 羊水乙酰胆碱酯酶检测阳性。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 典型临床表现(羊水过多+"蛙眼"征)。
- 羊水AFP>2.5 MoM + 乙酰胆碱酯酶阳性。
- 排除其他致畸因素(如染色体异常)。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产前筛查]
A --> C[出生后评估]
B --> B1(超声初筛)
B1 --> B11(颅骨缺损?)
B1 --> B12(脑组织缺失?)
B1 --> B13(羊水过多?)
B11 & B12 & B13 --> B2(MRI确诊)
B2 --> B21(脑结构缺失范围)
B2 --> B22(脊髓发育状态)
B --> B3(羊膜腔穿刺)
B3 --> B31(羊水AFP)
B3 --> B32(乙酰胆碱酯酶)
C --> C1(体格检查)
C1 --> C11(颅骨缺损程度)
C1 --> C12(脊髓暴露评估)
C --> C2(尸检病理)
判断逻辑:
- 超声初筛:
- 颅骨缺损+B超无脑组织回声→高度提示(敏感性>90%)。
- 羊水过多+胃泡不显示→需联合实验室检查。
- MRI确诊:
- T2加权像脑组织信号缺失+脊髓未闭合→确诊特异性100%。
- 羊水检测:
- AFP>2.5 MoM + 乙酰胆碱酯酶阳性→支持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阳性预测值>95%)。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羊水AFP |
>2.5 MoM |
提示开放性神经管缺陷,漏出胎儿血清蛋白 |
立即行超声/MRI确认脑脊髓结构 |
羊水乙酰胆碱酯酶 |
阳性 |
特异性标记神经组织暴露,确诊神经管闭合失败 |
联合AFP评估诊断 |
母血清AFP筛查 |
>2.5 MoM (孕16-18周) |
初筛神经管缺陷风险,但需鉴别多胎妊娠等 |
阳性者转诊羊水穿刺 |
染色体核型分析 |
正常核型 |
排除13/18三体等合并畸形的染色体病因 |
指导遗传咨询 |
尸检病理 |
脑组织缺失+脊髓纤维索残留 |
明确解剖缺陷范围,为家族再发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
建议保存组织标本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产前影像学(超声/MRI)显示脑脊髓缺失是金标准,实验室(AFP+乙酰胆碱酯酶)提供支持证据。
- 关键警示:孕早期超声漏诊率可达10%,孕18周后需重复扫描颅脑结构。
- 预防干预: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每日补充叶酸(0.4-4mg)可降低70%复发风险。
参考文献:
-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226: Screening for Fetal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2023)
-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神经管缺陷诊断规范(2024版)
- UpToDate: Neural Tube Defects: Prenat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2025)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诊断专家共识(2023)
注:所有诊断需在具备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完成,并联合遗传咨询与伦理委员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