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词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pelvic girdle、未特指的骨盆带结构发育异常、骨盆带结构发育异常、先天性髋关节畸形、骨盆带畸形、髋关节畸形
缩写WTFDGYGJ-GYJG
别名骨盆发育异常、骨盆结构发育异常、骨盆发育障碍、骨盆带发育异常、骨盆带结构异常、骨盆带发育障碍
未特指的骨盆带结构发育异常 (LB74.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影像学三维重建:
骨盆CT三维重建显示至少两处骨盆带结构异常(如髋臼浅平、耻骨联合宽大、骶髂关节不对称)。
骨盆MRI证实软骨发育异常或关节囊结构缺陷。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影像学证据:
X线/CT显示骨盆不对称(髂骨高度差异≥5mm)或髋臼指数异常(成人>25°,儿童>30°)。
功能障碍表现:
持续性步态异常(跛行或Trendelenburg步态)。
髋关节活动受限(外展角度≤30°或内旋角度≤15°)。
支持条件(临床辅助指标)
临床表现:
腹股沟区疼痛(运动后VAS评分≥4分)。
肢体长度差异(临床测量≥1.5cm)。
高危因素:
家族遗传病史(一级亲属有骨骼发育异常)。
母体孕期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20ng/mL)。
阈值标准:
符合"金标准"或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仅满足"必须条件"时需附加≥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评估]
A --> D[遗传学筛查]
B --> B1[X线骨盆正位片]
B --> B2[CT三维重建]
B --> B3[MRI关节软骨评估]
C --> C1[步态分析]
C --> C2[关节活动度测量]
C --> C3[肢体长度检测]
D --> D1[全外显子测序]
D --> D2[COL2A1/FGFR3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