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室间隔缺损Unspecified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更新时间:2025-06-19 03:07:39 关键词 索引词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未特指的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室间隔缺损 ]、单室间隔缺损
展开 别名 室缺、心室缺损、心脏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
展开 未特指的室间隔缺损 (LA88.4Z)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 :
直接显示室间隔连续性中断,明确缺损位置、大小及分流方向(左向右/双向)。
多普勒血流显像测量跨隔压差(>40 mmHg提示限制性分流,<40 mmHg提示非限制性分流)。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听诊体征 :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3/6级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
影像学证据 :
超声心动图证实室间隔缺损(缺损直径≥2 mm)。
胸部X线显示肺血增多(肺野血管纹理增粗)及心影增大(心胸比>0.5)。
支持条件(临床辅助依据) :
症状组合 :
婴幼儿:喂养困难+呼吸急促+反复肺炎(满足两项)。
年长儿/成人:活动耐量下降+心悸(满足一项)。
心电图异常 :左心室肥厚(LVH)或双心室肥厚(BVH)。
并发症证据 :
肺动脉高压(超声估测PASP≥40 mmHg)。
心力衰竭体征(肝肿大、下肢水肿)。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初步筛查]
A --> C[确诊评估]
A --> D[并发症评估]
B --> B1[体格检查-心脏听诊]
B --> B2[胸部X线]
C --> C1[超声心动图-TTE]
C --> C2[心脏MRI]
D --> D1[心导管检查]
D --> D2[肺功能测试]
判断逻辑 :
体格检查听诊 :
全收缩期杂音位置(第3-4肋间)→ 初步定位缺损区域。
杂音强度(≥3/6级)→ 提示分流速度,辅助判断缺损大小。
超声心动图 (TTE) :
缺损定位 :膜周部(80%)、肌部(20%)→ 决定手术入路。
分流评估 :
左向右分流(红色血流)→ 提示肺循环超负荷。
双向分流(红蓝混合)→ 警惕艾森门格综合征。
心脏MRI :
TTE显示不清时启用,精准量化:
右心室容积(>110 mL/m²提示容量超负荷)。
肺/体循环血流量比(Qp/Qs >1.5需手术干预)。
心导管检查 :
适应证:怀疑肺动脉高压或需精确测量分流量。
关键参数:
肺血管阻力(PVR >3 Wood单位→手术禁忌)。
血氧饱和度(右心室较右心房升高>5%→证实分流)。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脑钠肽 (BNP/NT-proBNP) :
异常值 :BNP>100 pg/mL(成人)或NT-proBNP>300 pg/mL。
意义 :提示心室壁张力增加,需评估心力衰竭风险。
血氧饱和度 (SpO₂) :
静息SpO₂<95% :警惕右向左分流(艾森门格综合征)。
运动后SpO₂下降>5% :提示活动性分流恶化。
全血细胞计数 :
血红蛋白>16 g/dL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慢性缺氧代偿。
血小板<150×10⁹/L :肺动脉高压导致脾功能亢进。
动脉血气分析 :
PaO₂<80 mmHg + PaCO₂正常 :肺血增多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pH<7.35) :心力衰竭致组织灌注不足。
四、总结
诊断核心 :超声心动图直接显示缺损+特征性收缩期杂音。
检查策略 :
首选TTE明确解剖细节,MRI补充量化数据。
疑肺动脉高压时行心导管检查。
实验室重点 :BNP评估心功能,SpO₂监测分流方向,血气识别缺氧代偿。
参考文献 :
《Braunwald心脏病学》(第11版)先天性心脏病章节
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管理指南》(2020)
AHA《儿童心血管疾病诊断科学声明》(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