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马来丝虫Brugia malayi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病原学详细定义:马来丝虫(Brugia malayi)


一、病原体基本信息

1. 分类与类型
2. 形态与结构
3. 传播途径

二、致病机制

1. 宿主与靶细胞
2. 感染过程
  1. 蚊叮咬感染:丝状蚴经皮肤进入人体,3–4周后发育为成虫。
  2. 成虫寄生:成虫阻塞淋巴管,引发炎症和纤维化。
  3. 微丝蚴释放:雌虫产卵胎生微丝蚴(每日约5,000条),微丝蚴夜间进入外周血。
3. 免疫逃逸

三、医学临床关联

1. 相关疾病
2. 诊断方法
3. 治疗与预防

四、参考文献

  1. 《中国学术期刊》:陈子达等(1957),《浙江沿海岛屿马来丝虫形态研究》。
  2. 寄生虫学课件:《班氏丝虫与马来丝虫生活史及致病机制》(中国高校医学教材库)。
  3. WHO指南:《淋巴丝虫病消除策略(2000年版)》。

总结

马来丝虫通过蚊媒传播,引发以淋巴系统阻塞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夜现周期性及宿主免疫反应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防控需结合药物治疗与蚊媒控制,以阻断传播链。

条目马来丝虫XN5RM
条目帝汶布鲁丝虫XN8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