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百科
ICD扩展码
国内健康
热点新闻
疾病科普
健康生活
四季养生
健康新闻
医药产经
公共卫生
医学成果
环球医讯
干细胞与抗衰老
硒与微生态
外泌体知识
健康研究
AI与医疗健康
心脑血管
认知障碍
创新药物
家医百科
ICD疾病
ICD扩展码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危险罗尔斯顿菌
Ralstonia insidiosa
更新时间:2025-08-01 22:19:42
定义
下级
同级
编码
XN9VM
路径
X
扩展码
XB17 - XT9T
病原学
XN000 - XN9ZX
感染性病原体
XN74M
细菌
XN5PZ
革兰氏阴性菌
XN15X
罗尔斯顿菌
XN9VM
危险罗尔斯顿菌
病原学详细定义:Ralstonia insidiosa(危险罗尔斯通氏菌)
一、病原体基本信息
1. 分类与类型
分类
:
细菌
:变形杆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伯克霍尔德氏菌目(Burkholderiales),罗尔斯通氏菌科(Comamonadaceae),罗尔斯通氏菌属(Ralstonia)。
种名
:
Ralstonia insidiosa
(Coenye et al., 2003)。
亚型/变种
:无明确亚型划分,但菌株编号如ATCC 49129、CCUG 59950、LMG 21421等为常见参考菌株。
血清分型
:未明确报道血清型分型。
2. 形态与结构
形态特征
:
革兰氏染色
:阴性。
形状
:直或微弯曲的杆菌,大小约
1–5 μm长 × 0.5–1.0 μm宽
。
特殊结构
:无芽孢,无荚膜,部分菌株可能具有鞭毛(需氧运动性)。
培养特性
:
需氧
,不发酵葡萄糖,可氧化利用多种碳源。
最适生长温度
:30–35°C,4°C不生长(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相似)。
3. 传播途径
主要途径
:
环境暴露
:存在于水、土壤、植物根际(如蔬菜、水果)等自然环境中。
医源性传播
:通过污染的医疗设备、生理盐水、血液制品、呼吸道治疗液或静脉导管等进入人体。
院内感染
:机会致病菌,常感染免疫力低下或住院患者(如术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者)。
流行病学特点
:
机会致病性
:通常不感染健康人群,但在医疗环境中可通过污染的器械或溶液引发感染。
生物膜形成
:菌株易形成生物膜,增强耐药性和环境生存能力(知识库中提到其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类似)。
二、致病机制
1. 宿主与靶细胞
宿主范围
:人类(机会性感染),动物宿主尚未明确。
靶向组织
:
中枢神经系统
(如脑膜炎、脑脓肿)。
泌尿系统
、
血液
(败血症)、
伤口
或
呼吸系统
(如呼吸机相关肺炎)。
2. 感染过程
入侵途径
:
直接污染:如手术器械、导管或注射液污染。
通过受损黏膜或皮肤进入体内。
致病因子
:
毒素与酶
:可能分泌蛋白酶或脂酶破坏宿主组织(需进一步研究)。
生物膜
:保护菌体免受抗生素和宿主免疫系统攻击。
3. 免疫逃逸
机制
:生物膜形成导致抗生素渗透困难,同时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文献支持:
BacDive数据库
对罗尔斯通氏菌属的描述)。
三、医学临床关联
1. 相关疾病
典型疾病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如脑膜炎、脑脓肿)。
泌尿系统感染
、
败血症
、
术后伤口感染
。
临床表现
:
非特异性症状:发热、头痛、局部红肿、脓液形成。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癫痫。
败血症:低血压、多器官功能衰竭。
2.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测
:
培养
:需氧培养,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观察灰白色、湿润菌落。
生化试验
:氧化酶阳性,不发酵乳糖。
分子检测
:PCR或MALDI-TOF质谱鉴定(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编号AF488779)。
药敏试验
:需常规进行,因耐药性常见(如对某些β-内酰胺类耐药)。
3. 治疗与预防
常见抗病原体药物
:
经验性治疗
: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目标治疗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如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四环素类。
耐药数据
: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可能耐药(案例中提到头孢吡肟有效,需结合药敏调整)。
预防措施
:
消毒控制
:加强医疗设备(如呼吸机、导管)的消毒,避免使用污染的生理盐水或血液制品。
环境监测
:定期检测医院供水系统和医疗器械,防止环境菌污染。
感染控制
:免疫力低下患者需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侵入性操作。
四、参考文献
Coenye T, et al. (2003)
Classification of
Bordetella-like
isolates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clinical samples as
Ralstonia insidiosa
sp. no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
贡献
:首次描述该菌的分类地位及命名依据。
BacDive数据库(2022)
Ralstonia insidiosa
数据集(编号149956)
链接
:
内容
:形态、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权威整合。
临床案例研究
1例危险罗尔斯顿菌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
摘要
:头孢吡肟联合其他药物成功治疗术后脑膜炎,强调药敏指导的重要性。
注意事项
该菌为机会致病菌,临床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如院内感染风险)及分子检测确认。
治疗时需警惕耐药性,优先选择碳青霉烯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并监测疗效。
同类疾病
顶部
条目
甘露醇罗尔斯顿菌
XN694
条目
皮氏罗尔斯顿菌
XN6AH
条目
危险罗尔斯顿菌
XN9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