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血管操作Unspecified Vascular procedure associated with injury or harm in therapeutic use

更新时间:2025-06-18 19:56:42
编码PK80.9Z

关键词

索引词Vascular procedure associated with injury or harm in therapeutic use、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血管操作、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血管操作、在血管内科或外科干预期间或之后的并发症、血管操作的并发症,操作当时未提及意外事故、在血管内科或外科操作期间或之后的并发症、血管操作伴有与病人或晚期并发症的异常反应有关的部分或全部器官切除,操作当时未提及意外事故
缩写PK80-9Z
别名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血管操作、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血管操作、血管操作并发症、血管手术并发症、血管内科或外科干预并发症、血管操作相关并发症、血管操作后并发症、血管操作异常反应、血管操作器官切除并发症、血管操作伴随器官切除、血管操作引发的并发症

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血管操作(ICD-11: PK80.9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直接影像学证据:血管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或MR血管成像(MRA)明确显示血管壁连续性中断、造影剂外渗、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
    • 手术探查确认:术中直视下发现血管损伤(如撕裂、穿孔或离断)。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明确医源性操作史:近期(≤72小时)接受过血管介入手术(导管置入、血管成形术等)或外科血管操作。
    • 急性局部体征
      • 操作部位出血(活动性渗血或血肿进行性扩大)。
      • 远端脉搏减弱/消失伴皮温降低或苍白(提示血流灌注障碍)。
    • 影像学支持证据:超声显示血流中断、血栓形成或血管壁异常。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实验室指标异常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24小时内下降≥20 g/L)。
      • D-二聚体>0.5 mg/L(提示血栓形成或组织损伤)。
    • 继发性临床表现
      • 操作部位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动静脉瘘征象)。
      • 局部感染迹象(红肿热痛+WBC>12×10⁹/L)。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无创检查] A --> C[有创检查] B --> B1[超声多普勒] B --> B2[CTA/MRA] C --> C1[血管造影 DSA] C --> C2[手术探查]

B1 --> D1[血流动力学评估] B2 --> D2[解剖结构评估] C1 --> D3[金标准确诊] C2 --> D4[治疗性诊断]

判断逻辑

  1. 超声多普勒

    • 异常解读
      • 血流速度↓50%:提示狭窄或血栓
      • 无血流信号:血管完全闭塞
      • 异常湍流:动静脉瘘可能
    • 关联检查:阳性结果需CTA/DSA验证
  2. CTA/MRA

    • 关键征象
      • 造影剂外溢→活动性出血
      • 血管壁不连续→撕裂伤
      • 瘤样扩张→假性动脉瘤
    • 局限性:金属植入物伪影影响CTA准确性
  3. 血管造影(DSA)

    • 确诊逻辑
      • 直接显示损伤部位+动态血流评估
      • 同时可行栓塞/支架治疗
    • 适用场景:超声/CTA结果不明确或需急诊干预
  4. 手术探查

    • 指征
      • 进行性失血性休克
      • 肢体缺血进行性加重(6小时内)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血红蛋白(Hb) ♂130-175 g/L
♀120-150 g/L
↓>20 g/L/24h:活动性出血
持续↓:隐匿性血管损伤
紧急影像学检查+输血准备
白细胞(WBC) 4-10×10⁹/L >12×10⁹/L:感染或严重炎症反应 血培养+抗生素覆盖革兰阴性菌
D-二聚体 <0.5 mg/L >0.5 mg/L:血栓形成或组织损伤
>5 mg/L:提示广泛血管损伤
结合影像学排查血栓
凝血功能 PT 11-13.5 s
APTT 25-35 s
PT/APTT延长:凝血障碍性出血
缩短:高凝状态风险
抗凝药物调整+凝血因子补充
C反应蛋白(CRP) <5 mg/L >50 mg/L:严重组织损伤或感染 感染源排查+抗炎治疗

四、诊断路径总结

  1. 首要评估:操作史+急性体征(出血/缺血)→ 紧急超声筛查
  2. 确诊阶梯
    • 超声阳性 → CTA/DSA确认损伤类型
    • 超声阴性但临床高度可疑 → 直接DSA
  3. 实验室预警
    • Hb骤降 → 活动性出血
    • D-二聚体↑+WBC↑ → 血栓合并感染

参考文献

条目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90
条目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91
条目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92
条目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9Y
条目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