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词Viral infection of unspecified site、未特指部位的其他病毒性感染、未特指部位的乳多空病毒感染、未特指部位的乳多泡病毒感染、逆病毒感染,不可归类在他处者、逆转录病毒疾患NOS、逆转录病毒感染NOS、副流感病毒作为归类于其他章节疾病的原因、副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偏肺病毒作为归类于其他章节疾病的原因、病毒性脓毒症未提及脓毒性休克、病毒性脓毒症、病毒性脓毒症伴脓毒性休克、未特指部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SV感染、RSV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缩写OTVI
别名其他病毒性感染、不明确部位病毒性感染、未知部位病毒感染、非特指病毒感染
未特指部位的其他病毒性感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病毒分离培养阳性:从血液、呼吸道分泌物或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病毒(如逆转录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PCR检测出病毒特异性基因(如逆转录病毒的pol基因、RSV的F基因)。
必须条件:
全身性症状组合:
发热(≥38℃) + 乏力 + 至少一项非特异性症状(咽痛/肌痛/头痛)。
排除定位明确的感染:
通过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排除肺炎、脑炎、肝炎等器官特异性病毒感染。
支持条件: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4天内有病毒暴露史(如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未消毒医疗器械)。
血清学证据:
病毒特异性IgM阳性或恢复期IgG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
炎症标志物异常:
CRP >10 mg/L 或 ESR >20 mm/h(非必需但支持诊断)。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测]
A --> C[血清学检测]
A --> D[常规实验室]
A --> E[影像学检查]
B --> B1(病毒培养)
B --> B2(PCR/RT-PCR)
C --> C1(病毒特异性IgM/IgG)
D --> D1(血常规)
D --> D2(CRP/ESR)
E --> E1(胸部X线/CT)
E --> E2(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