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亲社会情感的对立违抗障碍,不伴慢性易激惹-愤怒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without chronic irritability-anger with typical prosocial emotions
更新时间:2025-10-09 15:50:52
关键词
索引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without chronic irritability-anger with typical prosocial emotions、典型亲社会情感的对立违抗障碍,不伴慢性易激惹-愤怒
缩写典型亲社会情感的对立违抗障碍不伴慢性易激惹-愤怒
别名典型亲社会情感ODD不伴慢性易激惹-愤怒、典型亲社会情感ODD、典型亲社会情感的对立违抗障碍
典型亲社会情感的对立违抗障碍,不伴慢性易激惹-愤怒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特征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典型亲社会情感的对立违抗障碍,不伴慢性易激惹-愤怒(编码:6C90.11)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行为障碍。患者表现出持久的对抗性、挑衅性和不服从的行为模式,但这些行为并不伴随持续性的易激惹或愤怒情绪,且患者保持对他人情感的共情能力以及对社会规范的基本理解。诊断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精神障碍(如品行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并确认症状非由情绪失调或敌意动机驱动。
核心特征与标准
-
行为特征:
- 频繁对抗权威人物(如父母、教师)的合理要求或规则。
- 通过非攻击性言语或行为表现出故意违抗或拒绝合作。
- 行为模式具有情境选择性,而非普遍性敌意。
-
情绪状态:
- 无持续愤怒、怨恨或易激惹情绪(发作性短暂愤怒可能偶发,但非核心特征)。
- 保持对他人情绪状态的识别与适当回应能力。
- 在非冲突情境中可表现出符合年龄的社交同理心。
-
持续时间与严重程度:
- 行为模式持续至少6个月,且出现在多种场合(如家庭、学校)。
- 导致患者或密切接触者(如家人、同学)的显著功能损害。
病因学特征
- 遗传因素:家族研究中发现行为调节障碍的遗传易感性,但与反社会型人格特质的遗传基础存在差异。
- 环境影响:矛盾型教养方式、过度严苛的纪律要求或缺乏行为边界设定可能加剧症状。
- 神经生物学基础:前额叶皮层对杏仁核的调控功能减弱可能影响行为抑制能力,但未伴随边缘系统过度激活。
病理机制
- 行为调节缺陷:目标导向行为与规则适应间的协调障碍,而非情绪控制缺陷。
- 社会认知特征:虽具备基础共情能力,但对权威角色的正当性认知存在偏差,可能与社会角色期望的认知加工异常相关。
请注意,上述内容基于现有文献资料整理而成,具体诊断标准应参考最新版ICD-11及相关专业指南。对于具体的临床评估和管理策略,请咨询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医生或心理学家。
参考文献:《精神科护理学》练习题、2022江西考研347应用心理冲刺复习:变态心理学-对立违抗障碍、《[医学心理学]第四节 情感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