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前移不伴峡部缺损Spondylolisthesis without pars defect 更新时间:2025-06-18 11:23:36 关键词 索引词 Spondylolisthesis without pars defect、脊椎前移不伴峡部缺损、病因未明的脊椎前移不伴峡部缺损、病因明确的脊椎前移不伴峡部缺损、退行性脊椎前移不伴峡部缺损、退行性脊椎前移、医源性脊椎前移不伴峡部缺损、创伤后脊椎前移不伴峡部缺损、创伤性脊椎前移NOS、其他特指的决定因素的脊椎前移不伴峡部缺损
展开 别名 脊椎前移症、脊柱前移位、脊椎前滑脱症、椎体前移位
展开 (FA84.1)脊椎前移不伴峡部缺损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慢性腰痛 :
钝痛或刺痛感,活动后加重(高发,约70%-90%病例),休息可部分缓解。
疼痛集中于腰椎中下部(L4-L5或L5-S1节段),可向臀部放射(30%-50%)。
神经根压迫症状 :
下肢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样表现),见于中重度滑脱(40%-60%)。
麻木/针刺感沿神经根分布区扩散(如L5神经根受累导致足背感觉异常)(20%-40%)。
姿势代偿性不适 :
站立或行走时腰部僵硬感(60%-80%)。
部分患者诉“身体前倾感”(10%-2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脊柱触诊异常 :
滑脱节段棘突台阶感(触诊可触及上位椎体棘突前移)(特异性高,约80%-95%)。
局部压痛(对应椎间隙及椎旁肌压痛)(70%-90%)。
神经功能异常 :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提示神经根受压)(50%-70%)。
下肢肌力减退(如L5神经根受累导致足背屈无力)(20%-40%)。
活动受限体征
脊柱活动度下降 :
前屈、后伸受限(因疼痛或机械性阻挡)(60%-80%)。
旋转功能保留相对较好(与退变性滑脱稳定性相关)。
影像学特征
X线特征 (诊断金标准):
侧位片椎体前移 :依据Meyerding分度,Ⅰ度滑脱(<25%椎体宽度)最常见(占80%-90%)。
椎间隙狭窄 :伴随椎间盘退变(70%-85%)。
关节突关节退变 :表现为关节面硬化/骨赘形成(50%-70%)。
MRI特征 (评估神经压迫):
椎管矢状径减少 :硬膜囊受压变形(40%-60%)。
神经根周围脂肪间隙消失 (特异性表现,30%-50%)。
实验室特征
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炎症标志物(如CRP)通常正常(与退行性病因相关)。
数据来源 :
《默沙东诊疗手册》(退行性脊椎滑脱章节)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腰椎滑脱诊疗指南》
脊柱外科领域权威期刊《Spine》相关流行病学研究(2018-2023年)
注:临床表现与滑脱程度、病程进展速度及继发神经压迫密切相关。老年患者因退变进程缓慢,症状隐匿期较长;创伤或医源性滑脱可能急性起病且症状剧烈。